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精神科医生门诊日记(十九)——药物的副作用(二)

发布时间:2016-05-03

现在在门诊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多数时候是由患者家属代配药或代诉病史。这种情况存在以下几个隐患:1、医生无法确切的评估患者的病情缓解程度;2、医生无法观察到或确认患者是否存在药物副反应及程度并对其作出恰当的评估;3、患者缺少应有的相关心理疏导和自知力教育。 在出院证的出院注意事项一栏中,常常有这样的描述:定期复查。复查什么?一般情况而言,医生在门诊听患者介绍过自身的一般状况以及目视观察患者后,大致对药物的副作用出现的可能性、目前是否存在药物副作用以及是什么样的副作用会有适当的评估。但某些副作用还是要通过一些辅助检查来识别或确认。比如肝功能,血常规,心脏功能,空腹血糖等等。 1、肝功能检查。药物有可能会影响肝脏功能,可能会加重其负担,肝功能异常表现在转氨酶的升高。这就是常说的药物性肝损害。但这种转氨酶的升高与肝炎性肝损害或实质性的肝损伤是有根本的区别的。①药物性肝损害的转氨酶的升高最多在几百个单位以内②药物性肝损害是可逆的,停药或加用保肝药会很快缓解。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   2、血常规检查。氯氮平对于许多精神障碍患者并不陌生。它的疗效肯定,对难治性分裂症更是有独特的作用。然而它的比较的罕见却是致命的副作用是粒细胞减少,所以在治疗的初期要定期检测,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此外,在年老体弱的患者,还要观察是否存在贫血等。 3、心电图检查。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已的身体状况是否健康,更别说别人了。在用药之前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有无潜在的躯体合并症,从而在药物的选择上有所衡量和取舍。在患者服药后,也要评估药物对身体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精神药物会对心肌产生一定的损伤,从而导致心肌缺血,这个较为常见。还有少部分会出现传导异常。由于心脏的重要性,所以在长期服药的患者,医生一般都要求定期复查心电图。这也是出于医生对患者的重视。 4、空腹血糖检查。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奥氮平有潜在的致高血糖风险。在应用此类物药物时需加以监察和随访。 鉴于上述原因,在患者不能到医院复诊时,可能存在较大的医疗安全隐患而不能及时被发现或排查!甚至可能因此缺少与医生的交流而影响对疾病的认知!所以,家属要尽可能和患者同来复诊,这样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最后衷心的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健康幸福!(未完,待续) 杨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强迫症专题讲座88——生活风格
下一篇:《一九四二》为何遭遇票房失败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