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几年扬州市卓有成效创建文明城的工作,广大市民不难发现我们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文明素质也不断的提高。政府不断在各大媒体宣传创建文明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量的政府工作人员和青年志愿者下基层、走街头,参与到城市的文明建设;广大市民也从自我做起,积极的去维护整个城市的文明形象。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知道文明对城市的重要性,都有着对文明的解释和对文明城市的理解。记得有一次,我去做一个关于儿童的讲座,讲座前我问在场的儿童,心中的文明城是怎样的。就连八、九岁的孩童也会说出许多文明行为。我们内心中都有文明的意识,但是以往的扬州市民做的并不十分的好。原因在于我们都认为群体行为的培养是困难的。在群体中往往一个个体的作用是有限的,然而群体行为的建立又建立在每一个个体行为上的。比如要求遵守交通规则,每一个人都知道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但当许多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时候,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也许对这个群体来说可以忽略了。但是要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群体,又需要每一个人遵守交通规则。 群体的意识不能转化为群体的行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动机不足和无法建立行为习惯。社会群体心理学认为,群体意识能不能转化为群体行为,关键是群体动机强不强;能不能培养好的群体行为,关键是能不能建立有效的行为习惯。政府不断在各大媒体宣传创建文明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通过大量的宣传让百姓增强动机。政府的做法在很大的程度上为市民树立了文明的高度,又告诉市民达到这样的高度是不困难的。大量的政府工作人员和青年志愿者下基层、走街头,从小的行为开始示范和监管,让市民培养好一个又一个的文明行为习惯。然而习惯的培养往往不是很短的时间养成的,所以政府工作人员和青年志愿者常抓不懈,为文明城的创建付出了许多的精力。广大市民提高了动机,也对示范行为进行模仿,在监管中得到反馈。从自我做起,积极的去维护整个城市的文明形象。 经过扬州市委的领导和全体市民艰苦努力,扬州去年获得了“全国文明城”的称号。如今的扬州城不但是花团锦簇、移步换景的风景城市,而且也是文明和谐、团结友好的人文城市。然后,文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文明建设贯穿于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伟大进程中。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文明一定会有新的高度。文明的高度也不断对群体产生更高的要求,也会激发出群体更多的期待。这也是群体乐见乐为的事情,因为城市文明的建立,市民将更感受到幸福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每一个市民都要积极地投入到文明城市的建设中,自觉学习文明常识,培养文明行为习惯,自觉维护良好的文明氛围。 周朝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