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精神科医生门诊日记(八)

发布时间:2016-05-03

漫谈失眠症(一) 失眠现象在精神科是常见的症状,多种精神障碍都会出现各种形式的失眠。今天,我们只探讨单纯的失眠。别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失眠哟,现在失眠的年轻人可不在少数。 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将每年初春的第一天,即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把“世界睡眠日” 正式引入中国。 在人的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然而,全球有无数的人为睡眠问题所困扰。据卫生部一份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失眠患者已达2000万人,失眠症的发病率已达10%~20%,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患了失眠症,其烦恼、痛苦之情是可想而知的。本文将简要介绍有关睡眠方面的一般常识和应对失眠症的具体方法,希望对失眠者能有所帮助。 一、正常睡眠时间 通常,习惯地认为成人每天应该有8小时的睡眠,但实际个体差异是相当大的,有的人可能睡够4至5小时就能满足生理需要,健康人群中大约有10%属于这种情况;15%的人睡眠超过8小时,甚至更多。全人口的平均睡眠时间,大约为7.5小时,这就是8小时睡眠的由来。 在人的一生中,年龄不同,所需睡眠时间也不一样。10个月以内的婴儿每天至少需要16个小时的睡眠,2~3岁的幼儿至少要睡12个小时,小学儿童应睡足10小时,青少年约需8小时以上,至于成人一般在6~8小时就够了。进入老年期后,睡眠时间逐渐减少,但也有一部分人始终不变,或者反而有所增加的,这是常见的个体差异。 一般认为,成年人和老年人的睡眠如果多于10小时或少于4小时,则应考虑有无疾病的存在。不过对成年人来说,需要多少睡眠时间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需5~6个小时,有的人需7~8个小时,有的人可能必需睡9个小时以上才能解乏。当然也有少数健康人每晚睡3小时就足够了,并非罕见。 有些人睡眠时间不长,但一觉醒来精神倍增,感到舒适满足;另一些人睡眠时间虽然不短,但不是多梦,就是易醒,睡了一夜总觉得没有睡醒,困倦异常。所以临床上在判断一个人的睡眠好坏时,同时应考虑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二、睡眠分期与节律 人类的睡眠共分5期。其中前四期为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或称慢波睡眠(SWS),最后一期为快速眼动睡眠(REM)。 SWS是从朦胧入睡开始,随后睡眠逐渐加深,一直到熟睡的整个过程。此期脑电呈慢波,眼球没有活动,故称非快速眼动睡眠。按睡眠时的脑电图模式,此期又分为4期:入睡期、浅睡期、中睡期、深睡期。深睡期时睡眠深,觉醒相当困难,然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 REM的最明显特征是眼球快速地从一侧转到另一侧,故称快速眼动睡眠。因为此时若唤醒睡眠者,大约有80%的人会诉说正在做梦,所以又称梦的睡眠。此期睡眠深度较深睡期还深,难于觉醒。除眼球运动外,还出现手部、颜部的肌肉不规律的收缩,骨骼肌张力消失,并伴有不规则的心率、呼吸频率加快。梦吃、梦魇、遗尿、遗精等,也多在此期出现。 在整个睡眠周期中,SWS与REM有规律地交替出现,两种不同时相的睡眠各出现一次为一个睡眠期。每个周期历时70—90分钟,入睡后必须先经过SWS阶段,才能进入REM。 杨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心理咨询师对你说47
下一篇:精神康复系列讲座(八)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