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最想了解的教育需求 上一期我们谈了精神疾病知识的教育、精神病药物治疗知识、精神病复发的前驱症状和防治、精神病的婚恋和生育4点内容,这一期我们谈谈下面4点。 1. 精神症状及其对策:既然病人已经处于康复期,许多病人已经认识到自己得了精神病,他们有的懊恼,有的自责,有的整天忧郁,为什么自己怎么得了这个病,说不出口,见不得人,要瞒同事,甚至有的还要瞒别的亲属,病人家属同样也是,并且家属面临双重压力,外在的邻里言语,还有最主要的家里病人的精神症状。虽然他们正在康复,但是不代表他们已经完全恢复正常,有许多精神分裂症或忧郁症病人还带着症状生活,比如临床上我们常见到的带有幻听,就是耳边无人时候听见声音,他们就会自言自语,与其对话,还有常见的自笑,当你问他为什么笑时,他会回答你“不知道”或“没有笑”,我们医生应该告诉家属这些表现并非自己家的病人所特有的,这是一种症状,通过治疗可以减轻或消失,其他病人也具有,这样可以让家属减轻疑惑,对未来报乐观态度。 2. 家庭和精神健康:应该说精神疾病的治疗主要需要药物治疗,但是到了21世纪我们越来越重视社会,和病人心理的因素。一个好的完整的家庭对病人的精神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家人对病人的关爱让病人冲满了温暖,也让病人服药依从性大大的提高,如此良性循环,对治疗康复大有裨益。 3. 精神病的家庭监护:这个问题其实有的医生不太重视,但是我今天提出来,就是告诉家属其重要性,许多家属看见病人越来越好,就慢慢放松了警惕,比如原来吃药都是家人在旁边看着的,后来就让病人自己吃了,原来是不许熬夜,饮酒的,后来认为好了,也常常喝点小酒,熬夜打牌了,这是非常危险的,有许多病人就是这样再次住院,难道要到那时才后悔吗?故家庭监护非常重要,不是让家属被动的听医生的理论说教,而是要和他们一起探讨这样做的危害性,让他们主动的加强监护,促其病人康复。 4. 精神病的社会康复:社会康复这个概念很大也很抽象,简单的讲就是重新走上社会,在临床中许多家属对病人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他们不敢,他们怕病人走上社会后会受到刺激,导致病情复发,这时需要医生根据病情和家人制定具体的康复计划,比如先在家里做做家务事,然后根据其特长让其出去工作,教给家属和病人相处时的一些技巧;告诉他们哪些是药物副反应哪些是症状,在社交康复辅导中,通过一些假定的可能出现的场景,让家属自己悟出一些道理,然后再一起探讨。 总而言之,我通过二期一共8点的简单介绍,对精神康复的家庭教育做了具体的说明,希望在康复期中的病人或家属看了后能或多或少得到一些帮助,愿我们共同努力,战胜疾病,开心每一天。 储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