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精神科医生门诊日记(二)

发布时间:2016-05-03

精神分裂症会遗传吗? 李丽(化名),女性,25岁,未婚,工人。两年前被确诊“精神分裂症”,一直服用“喹硫平”治疗。经治疗病情稳定,继续上班,不了解她情况的人还真看不出来她曾经有过精神异常。一天,她和她的爸爸妈妈一起来了,咨询一件事:“我要结婚了,我的孩子会遗传吗?” 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有遗传是否要避免生育? 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在1982年为5.69‰,1993年为6.55‰。而通常情况下,父母双方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子女罹患此病的几率为39.2%,父母一方为此病者的子女罹患此病的几率为16.4%。而正常人群仅为0.86%~1%。这些数据表明精神分裂症属于具有高度遗传性的,但这个数据并不表示父母有分裂症子女也一定会发病,只是子女的发病几率比普通人要高。从精神分裂症的家谱调查资料中发现精神病患者家属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的患病率高6.2倍。换句话说,并不是所有有家族史的人都会得精神病,也并不是没有家族史的人就不会得精神病。 常常有人会问:“为什么会得精神病?” 这要从分裂症的病因说起。当然,病因也未完全阐明,有些也仅是推测。 一、遗传因素 1、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系统的家谱调查(调查其父系、母系3代),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成员中,精神病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6.2倍。 2、对精神分裂症孪生子(双胞胎)的调查发现,单卵双胎(1个卵子2个精于受精发育成的双胞胎,特征是长的很相像)的同病率(一同患病)比双卵双胎(2个卵子和2个精子受精发育成的双胞胎)的同病率高4—6倍。 3、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自幼寄养在精神健康的父母家庭中,而将精神健康父母的子女也寄养在精神健康的父母家庭中,结果,精神分裂症父母的子女患精神分裂症和智力缺陷者占寄养子女总数的19.1%;精神健康父母的子女无一个患精神病。 不少研究提供证据表明,遗传因素是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血缘关系愈近,遗传因素的影响就愈突出。 目前的科学研究已经发展到微观水平,发现了一些分裂症的候选基因,只是缺少过硬的证据来证实。 二、环境中的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 1、 母孕期的病毒感染,从而影响胎儿神经发育。, 2、 母孕期及围产期合并症,高于正常胎儿。 3、 社会心理因素,生活贫困、经济条件低劣和居住在贫民区的最低社会阶层的人群,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较高。早年环境应激也有较大的关系,如幼年丧亲,或家庭气氛紧张,父母离异,受继母歧视;也有的在尚未具备独立生活能力时离开家庭,远离父母到边疆垦荒,到边远山区落户等,由于对环境的适应不良,患精神分裂症者亦不鲜见。 三、大脑病理和脑结构的变化以及神经发育异常 现行的CT和MRI扫描发现,首次发作的分裂症患者有脑室扩大,脑结构异常以及细胞结构的紊乱。 终上所述,分裂症的病因目前更多倾向于遗传因素,器质性病因。当然家庭、社会环境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精神刺激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只是起到诱发作用。所以建议处于生育年龄的病人,在精神症状明显时,不宜生育子女。如双方均患过精神分裂症,建议避免生育。 杨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心理咨询师对你说45
下一篇:心理咨询师对你说44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