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老年心理系列讲座(37)

发布时间:2016-05-03

糖尿病病人的心理问题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一般人群患病率为1-2%,糖尿病病人往往合并抑郁焦虑情绪等心理问题,临床发现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患病率可达到9-27%,如果糖尿病合并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病人往往不能按照医生的医嘱正规治疗。 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中,重性抑郁障碍通常先于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这也可能增加了NIDDM发病的危险性。相反,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中,抑郁障碍倾向出现在糖尿病发病后,高血糖的程度往往同抑郁障碍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糖尿病病情受情绪影响并与灾难性环境变化有关虽早有记载,但没有以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所以尚缺乏可信的循证医学证据。Dunbar(1933)研究糖尿病病人的人格体质,提出了被动、依赖、幼稚、性适应不良、动摇、受虐狂等因素可能同糖尿病人格有关,但这些人格特质与其他慢性病病人相仿,缺少特异性,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值得我们思考。有学者1986年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测定病人个性特征,结果表明,糖尿病组与甲亢组的量表N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E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上述的人格特点可能是:①因患病而使个性固定;②随病情发展而倒退到早年的个性,但多数人认为糖尿病并无特异的人格因素。糖尿病本身可能成为一种带恐惧的心理应激而降低病人的适应与应对能力,这在少年儿童患糖尿病时更为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心理应激可使很多人的代谢障碍发生较大波动,饮食及食谱或改变胰岛素注射等因素又影响糖尿病的预后,如果糖尿病病人上述情况不能很好的处理,就容易导致这样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明显低血糖,这容易产生各种意外,严重的会产生死亡。 当治疗糖尿病人合并抑郁焦虑症状时,临床医生往往要应用抗抑郁药,应当记住去部分抗抑郁药会增加对胰岛素的阻抗而使糖尿病恶化,注意尽量避免,而SSRI类抗抑郁药能减少对胰岛素的抵抗性而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但抗抑郁治疗时要及时调整降糖药的用量,以免出现血糖增高或低血糖反应。 冼易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强迫症专题讲座50
下一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解答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