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一件让我很是后悔的事情

发布时间:2016-05-03

伍医生: 你好,我是一名初中教师,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很是后悔。我班上一名学生常常迟到,成绩又不太好。我一直以为他懒散、无上进心。上周的一天他又迟到了半个多小时,我狠狠地批评了他。但是这周我从别的老师那里知道,他的母亲偏瘫在床,父亲长期在外打工。他平时迟到是因为母亲偏瘫.他要给母亲喂了饭才能赶来上学。这次迟到时间长,是因为母亲腹泻,他为母亲洗了身体,刷了被褥,才匆匆赶到校的。当我得知这一切时,十分感动,为我以前不恰当的批评而后悔。我应该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呢?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 周老师 周老师: 你好。读了你的来信,那个照顾母亲的孩子的事迹让我一样十分感动。不过,你所出现的情况在心理学上是有解释的。我们在生活中多多少少受到刻板效应的影响。你先前对孩子的坏印象便是刻板效应起作用——常迟到者肯定不是好学生。 由于偏见或道听途说形成的对别人或一个群体的固定不变的印象,即刻板效应。它不以直接经验和事实材料为依据,具有如下特点:①对个体、群体过于简单化的分类:②在同一社会、同一群体中,刻板印象有惊人的—致性;③多是偏见,甚至完全错误。社会刻板效应是经过两个途径形成的:一是直接与某人、某群体接触,将其特点固定化;二是由他人间接信息影响形成,间接的信息影响,就是刻板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 刻板效应的积极面是在某些条件下,有助于人们对他人作概括性的了解与归类,便于提高认清人与事物的速度:如学会吸烟的中、小学生,一般学习不会好,品质差,易犯罪。当然这是很简单的归类法。刻板效应的消极面也很多,往往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绝对化,冤枉好人。当然,也有可能放过了真正的坏人。 对于老师来说,要防止刻板效应的消极面,需要对孩子进行全面的了解。而全面的了解孩子,则需要老师有平等和耐心的态度和孩子作良好的交流。不能在交流之前以先入为主的印象对孩子进行判断。希望以上的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伍医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漫谈6
下一篇:老年心理系列讲座(9)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