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理论,又常被称为精神动力学理论,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过许多心理学家的继承和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三大主流心理治疗理论之一。它是从深层动力了解人性的一门科学,现代的心理治疗大师都或多或少地接受过精神分析的学习和训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精神分析是所有心理治疗理论的学习基础。 精神分析理论大致可分为经典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如果初学者潜心深入,会发现精神分析理论的进化与发展是一株庞大复杂的迷宫树,让人困惑,又令人神往,有待读者随着兴趣慢慢探索。 经典精神分析是建立在主观个案经验和观察材料的基础上的,它有三个理论假设:一是潜意识决定论。人的可见心理活动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而大部分决定性的心理活动,是不被人意识觉察的、潜伏在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换句话讲,人的潜意识决定了人的行为和情感。二是童年决定论。据推测,人的自动情感与行为反应模式大部分形成于5岁之前的童年阶段,它们是本能反应和童年期生长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就基本固定下来,在个体遇到童年相似的情境的时候,迅速地做出反应。这类似于中国的古训“三岁看到老”。第三是性决定论。望文生义:人的一切行为和动机都是为了性。但此处不是片面地理解为“性爱”,弗洛伊德认为性是最核心的东西,称为内驱力、原欲、力比多、生本能或爱本能,它是生存本能,是爱的需要,是人们从童年起就无意识地寻求满足、寻求发展自己的原动力,人的一切行为和情感,无不是“性”的衍生物和变形物。(叶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