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已逐步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特别是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使老年人在身心愉快的状况下安享晚年,已成为老年人追求健康长寿的关键和基础,这就是我们编辑本专版的目的。由于心理卫生的范畴很广,希望广大读者为我们多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会用每个月二期的有限版面,为您奉上权威、实用的心理健康保健知识或者可读性强的个案分析,帮助老年人运用自我心理调节来战胜各种疾病或心理困扰。 老年心理卫生系列讲座(1) 老年心理保健的生理社会基础 要提高老年群体的心理保健水平,首先要了解老年心理保健的生理社会学基础。 1.老年心理保健的生理基础 心理学研究与生活实践表明,积极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而消极的情绪则对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这是因为情绪有它的生理机制。当人处在情绪状态时,会引起身体的外部和内部的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人在发怒时,心跳加快,常达80-200次/分;血压上升,呼吸加速,人在焦虑、忧郁时,会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许多癌症患者在发病前有过持续的消极情绪,或遭受过重大的情绪挫折,消极情绪因素可以使人的大脑活动功能降低,引起免疫力的降低,使有机体抗癌力量下降,在具备其他内因与外因时,使癌症得以形成。而相反,积极的情绪可以增进身体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俗语说,“笑一笑,十年少”。据研究,笑可以促进身体内部的激活水平,临床实践告诉我们性格豁达,情绪积极向上的人容易健康长寿。 2.老年心理保健的社会基础 进入老年,他们退出家庭的主角地位,退出社会的工作岗位,一些老同志中引起一些心理变化,表现为空虚、寂寞、焦虑、忧伤、抑郁等,称为退休综合症。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争强好胜的人,事业心强的人,工作严谨的人,性格固执的人,好争好斗的人,缺乏离退休心理准备而突然退下来的人发病率高。老年社会学研究表明,退休综合症主要是由于产生的失落感、空虚感、怀旧感造成的。失落感会使人感到老年期真正是人生的丧失时期,工作丧失了,规律丧失了,地位丧失了,优势丧失了,人际关系丧失了,进而认为人到老年乃是人生的尽头;空虚感会使人感到无所事事,生活无聊,人生乏味,一切都是虚无的;怀旧则容易使人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而眼下一片冷冷清清,令人惨然。在怀念过去的同事和朋友时,发现有的死亡,有的丧偶,有的久病卧床,有的远隔千里无缘相见,难免无限凄凉。有调查统计表明,退休综合症一般经过半年到一年时间的反应,个别人需要稍长的时间。这种现象对绝大多数刚退休的老同志是一大困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老年群体现象,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老年科咨询热线:87207249 冼易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