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心理医生谈病根(四)

发布时间:2016-05-03

心理病根之压抑(2) 这里讨论的压抑从对个体的影响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建设性压抑,一种是破坏性压抑。建设性压抑是一种积极的,有利于个体生存与发展的社会适应。作为个人,个人的所有欲望都有一定的存在意义,无论是对个体的生存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人脱离不了社会,对社会而言,个人的某些欲望有时对社会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满足个人欲望同时会对他人或社会带来损害,社会也会对个人产生一定的作用(如个人犯罪社会要绳之以法)。因此,为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作为身在社会中的个人,则需对这一部分个人的欲望作必要的压抑,这种压抑是有利于个体和社会的,是有建设性意义的压抑。这种压抑仅是在行为上加以控制,并不需要个体将这种欲望从大脑内完全驱逐出去,甚至于允许在大脑内出现并以其它合理的方式去满足。如高三学生小龚,痛恨他的班主任,经常在班主任当众批评自己时有对其发脾气的冲动,但觉得要是发了脾气,班主任肯定不会轻饶自己,于是在行为上小龚控制自己不发火,但在其大脑中,他坦言:“我就幻想着端一把AK47,一阵狂扫,把他身打得全是窟窿!”,我们暂且不论谁是谁非,这种适度的压抑的确减少了小龚与班主任间更激烈的直接冲突。 破坏性的压抑与上述压抑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仅仅使个体在行为层面上控制和约束,而且在意识范围中也不允许这种欲望或情感的出现,要求将其彻底地消除,完全地驱逐出脑海。这种压抑是破坏性的,是心理病理的基础之一。今年上高一的小刘,平时学习刻苦认真,最近有一次同桌偷了他的笔记本,他就觉得非常地生气,不理解好好的同学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来,并且耿耿于怀,经常在头脑中想起此同学的所作所为,甚至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不好老师讲课,好强的他认为自己不该这样,意识到胡思乱想是不好的,严重降低了学习效率,于是天天和这些他自认为没有必要的思想作斗争,想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从头脑中消除,哪知道越想平静,头脑中的想法越来越多,搞得非但上不好课,乃至晚上都常常失眠,头晕头痛,学习成绩也急速下降。 (叶青)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扬州市心理卫生中心案例集(三)
下一篇:考研前的心理调节〔伍医生信箱〕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