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从“水仙花神”谈起

发布时间:2016-05-03

——自恋癖及其防治 在古希腊神话中纳喀索斯是河神和仙女的儿子。他美貌出众。女神厄科向他求爱,遭到拒绝,后幻化为回声女神。诸神因对纳喀索斯不满而对他进行处罚,使他爱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后憔悴而死,成为水仙花神。纳喀索斯症后来也就成了自恋症的专用名称。 自恋癖也称自恋症或纳喀索斯症,是指个体热恋自己的身材,对自己有强烈性欲要求的状态,是一种以自己为性爱对象的性偏离。该病很罕见,但据说近年来有自恋癖人格特点的人日趋增多。其主要表现是:1.患者的性欲对象是自我,通常表现为影恋,把自我或自己的镜像当性欲对象;2.对异性一般没有性兴趣,对同性有一定的性兴趣,但必是类似自己的那一类成员;3.这一类患者有着极强的自我爱恋潜意识;4.许多患者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趋向,自我赞美,孤芳自赏,自我中心,损人利己。 产生自恋癖的因素有:1.家庭环境:父母因感情不好而离异的单亲家庭等;2.教养方式不当: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或他人的面宠爱自己的孩子,使孩子从小就自视甚高;3.心理因素:父亲对女儿,母亲对儿子过分亲昵、宠爱,使儿童产生把自己与异性尊亲认做一体的心理;4.缺少同龄伙伴;5.与性伙伴交往中出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在精神上、肉体上受到重大打击使其丧失异性恋或同性恋兴趣。 自恋癖一旦形成的,一般难以纠正,主要是因为确立诊断时情况已相当严重,有关的观念和人格已经固化,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性和拒医性。所以对自恋癖症以预防为主,对儿童适度的爱护和合理的教养是一项很重要的措施。儿童和青少年出现自恋癖行为,只要及时发现,查找原因,进行适当的教育,如调整改善环境,鼓励其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伙伴往来是可以消除的。对那些带有明显精神抑郁症状的自恋癖患者,用精神治疗方法能取得较好疗效。治疗可按科赫特的理想化移情和反移情的原则进行。 晓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抗癫痫药物介绍
下一篇:[伍医生信箱] 请减轻孩子的精神负担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