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复杂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仍缺乏治愈性措施。对于PD患者,早发现、早诊治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获得最大化治疗效果。那么,诱发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哪些人群更容易患帕金森病呢? 01年龄因素 PD主要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上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目前我国60至69岁人群的患病率约为0.5%~1.0%,而8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上升为3%~5%,因此高龄是诱发PD的重要因素。 02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约10%~15%的PD患者会有家族史,若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患病,其风险可能提高2至3倍。目前,已经筛选出SNCA、LRRK2、PRKN等基因突变可显著增加遗传性帕金森病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有家族史的人群一定会发生PD,只是其患病的风险会增加。 03性别因素 统计显示,PD在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约1.5至2倍,因此老年男性更加需要被关注。究其原因,可能与男性的激素水平或环境暴露差异有关。 04生活方式 的因素长期缺乏运动,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熬夜、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PD的发生。 05环境与职业因素 农药环境暴露,如长期接触杀虫剂、除草剂(如百草枯);重金属或某些化学物质暴露,如铅、锰、铜、铁等重金属以及塑料树脂、胶、油漆、汽油废物等化学物质,均可增加PD发病风险。 06疾病与用药因素 某些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等可能增加PD的发生风险,而长期服用吩噻嗪类精神药物、利血平等可导致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 07其他风险因素 近些年肠道菌群成为研究热点,其不仅与中枢神经疾病如焦虑抑郁、孤独症、应激、注意缺陷及认知障碍等相关,与PD也有密切关系。研究显示,PD患者运动症状出现前10年或更长时间往往就反复发生便秘,并在肠道内检测到α-突触核蛋白的异常沉积。另外,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焦虑、抑郁也成为PD诱发的危险因素。 诚然,上述因素的存在确实增加了PD的发生风险,但即使存在相关的风险因素,多数人却不一定会发病,这需要对PD的发病机制及病因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