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儿童心理专题讲座(十)家庭治疗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6-05-03

许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出现这样一些问题,如不想上学,甚至想离家出走……有些孩子的问题在成长过程中被解决得很好,有些孩子的问题却逐渐地被固定下来,形成了真正的“问题行为”。另外,还有一些儿童患有各类心理障碍,如焦虑症、强迫症、厌食症。上世纪五十年代,西方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在诊治儿童精神疾病、心理问题或行为紊乱时,观察到病儿的家庭有一些特殊的情感关系和交流方式,如果改变这些方式,病儿的症状大多能得到自然缓解。由此认为孩子的症状来源于家庭的结构和功能不良,并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家庭治疗。 家庭是一个系统,家庭的问题是经过成员间无数次地互动、重复、叠架、强化才得以形成。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很可能并不仅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的平衡出现了偏差,即家庭内部的功能不良、结构失衡,以及无效的交流和互动。家庭治疗理论认为,当夫妻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一方或者双方将转向其他人的同情或冲突以吸引第三方,即把孩子牵扯进来。儿童不能达到高度的自我分化(注释:自我分化指能够产生强烈的情感和自主性的行为,同时也能够自我克制,并且能客观冷静地处理问题,与人相处时能够维持独立自主与情感连结的平衡),是因为他(她)陷入了这种三角关系。 因此,当孩子出现心理或行为问题时,可以一家人都来到医生的诊室,共同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心理医生会用一些专业技术参与并引起和促进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与交流,从中发现家庭在结构、界限、权力等级、亲密关系、情感表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使全家认识到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董晓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精神科医生门诊日记(三十三)女性易患“抑郁”的原因
下一篇:心理关爱俱乐部第15场心理学讲座通知——《儿童多动症与学习困难》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