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儿童心理专题讲座(八)

发布时间:2016-05-03

早期教育应该“教什么”? 如今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知识、技能都出色的儿童,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但对于怎么实施却有点茫然。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早期教育变成超常儿童,强出别人孩子一大截。一些功利心很强的或者期望孩子成为天才的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很早就学有所成,比如背唐诗、记单词、学数学、认字等。其实孩子多背几首唐诗,多识几个汉字,这一丁点优势很快就会消失,长远来讲对孩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假如孩子因为父母刻意的、功利的要求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感,就更因小失大了。 在一些家长的潜意识里,常把智商高低看作衡量孩子能力的惟一标准. 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则是一种全新的看法。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应当包括音乐智能、运动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7个方面。每个人身上表现为不同智能的组合,显示了人类能力的多样性。因此,儿童早期教育的理念,并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父母应该从婴幼儿的生活出发,给宝宝提供多种健康的、丰富的生活和积极的、能产生交互作用的活动环境,来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促进儿童整个脑功能全面成熟起来,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学过幼儿教育的人都知道一个著名例子,实验者从一对双胞胎婴儿中挑出其中一个,训练他先学爬楼梯。结果发现,他也不过就是先会爬了几天,另一个未经训练的孩子,长到一定阶段照样也会爬楼梯,无论是从智力还是从体能,二者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说明,人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到了不同的年龄段,自然就会获得不同的技能。婴幼儿的发展阶段不可能超越。我们并不反对智能开发,更不反对孩子博学多才,但是,我们要以孩子内心的和谐为前提。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先后次序的,早期教育必须在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进行适时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过早和过晚都会造成对孩子的伤害。进行早期教育快乐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孩子从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以及建立的相应态度,比孩子所学的具体的结果更重要。孩子没学多少东西,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喜欢学习、喜欢知识,这种态度比什么都重要。对于幼儿,我们不应该有特别刻意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而是要对孩子自然的兴趣和自发的表现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关注。早期教育要培养的是孩子的学习兴趣、对事物的好奇心、对生活的认识、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的情感、情绪表达能力、以及对社会的正确态度。 董晓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你了解网络成瘾吗?
下一篇:强迫症专题讲座98——自由和责任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