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刻中文“到此一游”的事件引发了社会热议,也同时让国人对我们的文明行为做出了种种反思。旅游一直是中国人喜欢的活动。当一个人久居一处,偶尔离开居住地,摆脱日常生活而外出旅游时,是很惬意的事情。在旅途中观赏新景色,了解新事物,结识新朋友,经历新体验。所以说旅游是一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增广见闻的活动。笔者认为,这样的热议是很有必要的,深刻的反思也将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将有助于中国在全世界树立良好形象。 然而,有些人却把功利心加入到旅游中来。旅游在他们的眼里,变成了与人炫耀的资本。一则笑话对中国旅行团这样的描述:上车就睡觉,下车就撒尿,见景就拍照,最后啥都不知道。他们拿着照片放在自己的网络空间里,只想告诉别人这个地方我去过了。在心理学中,在景点刻字和拍照其实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就是证明自我的存在。过去一些名人骚客将自己的诗词题在山水之间,因为诗词的优美和题词人的盛名为景点增加了另外的人文文化。比如去庐山游玩,我们自然会想到李白的诗句。所以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为景点增加这样的文化。随便的刻字只能对文物有破坏作用,也有损于游客的形象,所以刻字属于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每每想在文物上刻字的冲动都是虚荣心在作怪。 因为许多国人存在着不合理的旅游心态,所以我国的旅游产业发展的很不合理。一到节假日,著名的旅游景点就出现“人海”,许多人盲目的跟风旅游,以至于旅游景点接待出现了问题,服务跟不上,甚至出现旅客受伤的事件。盲目的跟风旅游也是旅客过分疲劳,只能限于景点拍照、旅游购物的事情。游客不能放松心情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烦躁不安的情绪下也会促发许多不文明的行为。游客常常不能体会旅游的休闲快乐,不能充分领略到大自然的美丽,不能真实的体验当地文化和风俗习惯,所以仅仅靠几张照片去证明自己曾经的足迹了。 笔者认为旅游心态有着三重境界。最低的境界,把旅游当做生活的摆设。一个笑话说一群四川人去厦门旅游,到了目的地找了一个旅店,打了三天的麻将返回。有人问他们厦门好玩吗。他们回答道,好玩,就是太累了。进一层的旅游境界,把旅游当做生活的解脱。平时工作很忙很累,渐渐忘记了看身边的风景了。我们需要好的景色去感悟生命的意义。但是扎堆旅游却有让人苦不堪言。再高的旅游境界是生活即旅游。只要出去玩就好了,不计较景点,不计较意义,一切开心就好。即使再熟悉的景色也可做到激情盎然,欣然快乐。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生活有时一定要去追求什么意义,就失去了简单与快乐了。正如《心灵接近天空》书中说道,让心灵接近天空,让脚步随心而动,再现人生旅途中被浮躁忽视的的风景。滴水见阳光,心若无尘,一花一草便可见整个世界。当然旅游从业者也需要开发更多的旅游项目和更好的旅游产品,使游客获得丰富多彩的旅游乐趣和旅游享受,帮助游客培养良好的旅游心态。 周朝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