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儿童心理专题讲座(三)

发布时间:2016-05-03

儿童的焦虑是什么? 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焦虑情感产生的根本原因源于人类自我保护性本能,或者说是本能的自卫。当个体的处境受到威胁,而又缺乏应对能力或应对措施,就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因此焦虑与恐惧往往联系在一起。3岁以前婴幼儿的焦虑情感主要表现为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在婴幼儿时期,除了与亲人分离和见到陌生人而使孩子产生焦虑外,任何影响孩子身心舒服程度或使孩子安全感受到威胁的因素都可以使孩子产生焦虑不安或恐惧。如作恶梦,或者听到或看到了不良刺激物等等。当孩子有焦虑反应时,常表现为不安,磨人,依赖性增强,不愿意见别的小朋友,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或与他们玩。总是粘着父母,让父母像对待小婴儿一样给他喂饭,哄着他玩,即使这样还常常哭泣。 婴儿长到了8个月左右,他们最依恋的对象是母亲,一旦母亲从他们的视线里消失,便会表现出不安和哭闹,这就是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儿童发展中的一种正常情感反应。婴儿在半岁之后,能够区分经常接触的人和陌生人了。大多数孩子这时表现出不愿意接近陌生人,不愿意让陌生人抱。反应稍强烈的孩子在陌生人接近或抱他时会哭闹不安或者表现出恐惧害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认生阶段。认生的情感反应就是陌生人焦虑。对于处在分离焦虑状态中的孩子,要重视和理解他们的情感,要试着用语言告诉他,妈妈出去一会儿,马上就会回来。不要使他产生失去妈妈的感觉。对陌生人焦虑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与陌生人愉快的招呼的举动,这样孩子可以减轻认生反应。 上文所述的焦虑和恐惧常见于正常儿童的成长过程。病理焦虑通常表现为与年龄不适当的焦虑,导致功能障碍和严重痛苦。例如,当儿童对黑暗表现出恐惧时、当儿童第一次上学与照料者分离时是正常的,如果同样的恐惧反映发生在一个青少年身上就认为是病理性的焦虑。研究表明,焦虑的儿童常常有焦虑的父母,父母把焦虑传递给儿童。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中,焦虑障碍包括社交恐怖症、分离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症、惊恐发作,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简单的恐惧症焦虑症。而在儿童中,社交恐怖症、分离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症更为常见。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不及时治疗这些疾病会导致儿童在社会、教育和情感的发展出现显著障碍。针对儿童焦虑症目前运用非常普遍,受到大量实证研究支持的方案,即Coping Cat方案。Coping Cat治疗方案是针对儿童焦虑症实施的一种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方案。 董晓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人性的分裂和统一——观电影《魔境仙踪》有感
下一篇:强迫症专题讲座93——治疗的最终目标在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