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系列讲座(十五)——康复病人是否不能受精神刺激
发布时间:2016-05-03
相当多的家属来就诊时都会说在疾病的发生前,患者受到了不良的精神刺激,最常听见的就是上课或工作时被老师、领导批评了,或失恋,失业等别的刺激。因此当病人康复后家属常会简单的认为“病是刺激出来的,以后不受刺激病情就不会复发了”,故不敢让病人再受到任何刺激。可是这仅仅是家属是一厢情愿,人生活在社会当中,除非你搬到了“世外桃源”,否则随时随地都会再次受到各种各样的精神刺激,那么康复病人是不是就不能受刺激呢?精神疾病的发生和精神刺激一定相关吗?
在临床上的确是由精神刺激导致的精神障碍,但是那一般都是超强的刺激精神的创伤或生活事件。如忽然的至亲去世,被强奸,绑架等,临床诊断“应激相关障碍”,这种疾病一般多在数月内完全恢复。而一般的精神刺激仅仅是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忧郁症等疾病发作的诱因。并不是什么人被批评、失恋都会得精神病的。比如战争期间应该是精神刺激最严重、最频繁、最广泛的期间,那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然而根据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调查,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并没有明显的增加,因此康复病人及家属不必生活得小心翼翼,生怕受到不良的刺激。
当然既然精神刺激是发病的诱因,诱因相当于导火索,诱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炸药”的导火索是不会爆炸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保护好或教会病人对待刺激。那么康复病人应该怎样对待这些精神刺激呢?既然矛盾不可避免,从本人的临床经验看,遇到精神刺激不是回避,而是患者、家人、医生一起化解刺激,缓冲、增强病人的心理免疫能力,通过努力可以使精神刺激的致病作用受到限制。
终上所述,康复病人不要惧怕精神刺激,应昂首挺胸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达到真正的康复。
储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