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系列讲座(十一)———带点遗憾并快乐的生活
发布时间:2016-05-03
什么叫带点遗憾并快乐的生活?比如小孩子担心着每天的考试,想着要是长大了不考试就一定是幸福的生活了,可是长大了以后,又要担当起工作,家庭的责任,回想起童年那时多么美好的时光,要是你和他说,你现在不是很好吗,不就是你童年向往的吗,这时他会若有所思的想着,难道幸福的生活就是这样吗?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我们精神疾病康复病人身上,在他们急性期发病时,他们不知道自己有病,家人着急,那时就盼着病好就行了,但是当急性期过后,就是巩固维持期的康复治疗,这时病人开始知道自己有了精神疾病,家人的期望也是更高了,怎么根治,怎么能不服药也能治疗等许多问题提了出来,其实这些问题在我前十讲的康复讲座中已经说的很多了,不再赘述,今天主要说的是怎么让康复病人带点遗憾快乐的生活。
1、积极的人生观。原来我并不主张病人看精神病学书籍,因为是怕他们对书看病,瞎用药,乱诊断。可是现在我觉得堵不如疏,如今是网络社会,大量的信息从网络视频,论坛,各医院的网站上都可以得到,我要做的是让他们甄别真假,不要相信那些所谓的一次性治疗彻底根治,无效退款等幌子诊所。他们就是利用了精神病人急于求治的心理,不想长期吃药,怕药物副反应。这时该是家属和医生给病人树立一个积极良好的人生观,生病了,的确很痛苦,生活有遗憾,但是现代医学已经让你康复,而且如果不是那种反复发作的重性精神疾病,现在的预后是很不错的,就是让你接受带病生活这个事实,你可以知道一些精神病学治疗及康复的知识,医生会提供相关的小册子,科学的讲解,相信这样会让你从遗憾中走出来。
2、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易改变的。但就群体或个人而言 ,由于个人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个人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比如精神康复病人得病前,和得病后许多人的价值观就发生了变化,原来事业心很重的康复病人得病后就会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了,自暴自弃,无所事事在家痛苦的生活。这时社会支持系统就应该显现出它的作用,亲人的关爱,同事的鼓励,让他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价值,事实胜于雄辩,生活变的有意思,悲观的价值观也会得到改善。
最后我还要再反复强调,对服药要有一个打长久战的准备,2-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有的药物的确会让病人困了,发胖了,对有些脏器可能有损害,但是你一定要权衡利弊,孰轻孰重,不想服药是我当精神科医生听到的最多的问题,而病情复发我看见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也就是没有吃药。复发3次以上病情许多就会趋于慢性,整个人就退顿了,到那时什么后悔药都没有了。现在有这么好的医疗,有许多可供选择的药物,国家的重视,只要你肯合作,绝大多数都是效果良好的,有的可以达到临床痊愈的地步,想到这些你是不是感觉到生活虽然有遗憾,但是你也可以学会在遗憾中快乐的生活!
储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