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贵在坚持 徐先生在门诊治疗已经三年了。徐先生,今年30岁,高二时的一场和同学的争斗使他倍感委屈,从此对许多的事情开始不放心起来。浑浑噩噩的上完了大学后,他因为内心的焦虑不愿意去就业。 他整天担心门有没有锁好,手是否洗干净的问题,即使许多次的关门或洗手仍然会产生家中失窃和被传染上疾病的顾虑。三年前,徐先生在国内知名心理机构住院后病情仍没有好转,认为疾病不能治愈,便产生了拒绝就医的想法。徐先生的父亲在网上看见我们的专病门诊的宣传,便陪同他来我院治疗。 强迫症患者常常存在较为偏执的个性,他们通过一些经历形成了对疾病的自我的理解。而这样的理解与真实的情况是有偏差的。比如,对于强迫症治愈的标准患者和医生的观点是不统一的。患者往往认为只要症状不再出现就是治愈的标准,而医生认为的治愈标准不但要求症状的好转外,还要求性格的改良和社会功能的提高。而且这三个标准是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没有症状的好转,也不会有性格的改良和社会功能的提高;没有性格的改良和社会功能的提高,症状的好转往往也不彻底,常常会复发。所以说,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治愈是一个很高的标准,需要较为长期的时间。 徐先生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存在着许多性格缺陷(胆小懦弱、病态完美、过分追求细节)以及社会功能的损害(人际关系的困难,职业技能的缺乏)。而这些要素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每当遇到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心理医生需要足够的耐心和他们沟通,让他们知道我们一起要解决的是一种相当困难的疾病,需要医生和患者一样具有很强的毅力。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我们进行了大量心理治疗的工作。我们去处理患者与父母的关系问题,让其维护一个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我们鼓励患者尝试参加社会劳动,让其找到对生活的信心;我们鼓励他对人生做出美丽的规划,用希望促进他的积极行为。如今,他已经在一家公司做了职员,目前心理治疗的主要任务在于如何改善他的职场人际关系。他每周会来门诊,带着他在职场中碰到的新问题。随着性格的改良和社会功能的提高,他的强迫症症状也消失。不过徐先生自身性格的改良和社会功能提高的工作,他还将继续下去。 在我的研究中,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在最初三个月的治疗中好转率仅仅在50%左右,而继续治疗的六个月后,好转率达到76%。许多患者合并着其他精神疾病,可能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需要更多的心理治疗的技术。而且从研究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治疗时间越长的患者,疗效越巩固,而且复发率低。所以,有些患者刚刚治疗了一个月,便因为疗效不佳而放弃治疗,是一种错误的选择。强迫症是一种难治性的疾病,也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关键是对治疗坚持下去,不要放弃。记得有这样的漫画,一个人在快挖到水的时候放弃了继续挖井。功亏一篑常常是最让人悔恨的事情,但是也是人们常犯的错误。强迫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贵在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