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失眠症 六、失眠症的心理教育与行为干预 治疗失眠症首先应强调睡眠卫生,特别是一过性或短暂失眠通过这些措施可望得到解决,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点: 保持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准时上床和起床,白天不午睡(包括节假日)。 睡在床上的时间不要超过睡眠障碍之前的时间。 停止饮用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的物质,如咖啡、浓茶、酒精等。 进食定时,晚餐不宜过饱。 避免入睡前阅读带刺激性书刊杂志。 在入睡前做放松活动,如按摩、推拿、静坐等。 卧室内环境要舒适,避免噪音、亮光,温度适宜。 如卧床20分钟后不能入睡,应起床,等想睡时再睡。 每天早晨起床后要坚持体育锻炼。 对慢性失眠者养成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至关重要。失眠症病人最突出的特点是极易对睡眠产生恐惧,当夜晚来临时费尽心机地思考如何尽快入睡,同时害怕失眠,造成内心冲突,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一种办法是顺其自然,采取能睡多少就睡多少的态度,听任睡眠的自然来临。相反,越想睡、越不接受失眠的现实,或坚持认为自己不该如此,就会使自己的注意力固着于失眠症状,使自己陷入恶性循环的旋涡,这样失眠症是永远不会改善的。 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还包括放松疗法、生物反馈技术、认知-行为治疗等疗法,具体实施可在临床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进行。(四) 杨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