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身居高处,注意御寒——谈谈成功人士的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16-05-03

先回顾两则不久前发生的新闻。一则是: 2012年3月16日人民大学化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曹廷炳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坠楼身亡,终年39岁。据报道,曹教授北大博士毕业后去哈佛做了3年博士后,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及驻极体材料等方面的研究,颇有造诣。2005年被人大引进。教授可能的自杀原因在于人际关系复杂和精神抑郁。另一则新闻是:2012年4月6日斯坦福大学博士、Paypal首席工程师王庆根在美国被发现自杀身亡,终年40岁。王庆根先生是江苏省首位化学奥赛的金牌得主、海安中学一直树立的标杆式人物。王先生可能的自杀原因在于工作压力过大和精神抑郁。 两个英年早逝的事例,不禁让我想到“高处不胜寒”的成语。他们都是最优秀的人才,却都在中年时期选择了自杀的方式告别了世界。自杀是对个体生存意义的否定。他们的离去会对于他们的工作、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一位网民写了这样的句子来纪念他们:“飞的高不高别人知道,飞的累不累自己知道。”可能是他们生活的太累、太苦了,才选择这样的方式去结束自己的苦难。作为高端的成功者,我们看到了也许只是他们身上灿烂的光环和优越的生活,而他们内心承受的压力和苦痛也许只有他们自己能够体会。许多人羡慕他们外表的光彩,但是有几人能承担他们内在的忧伤呢。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随随便便的成功。成功者自然代表着更大的付出,这些付出通常也会带给他们更多的焦虑和抑郁。有时候太多的负性情绪会对成功者的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在取得一定成功后,人们会更加在乎得失,而害怕失败的。选择的增多也常常让他们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有时候我们常常追求着刻意的成功,而忘记了享受生活的乐趣和生命本身的意义。正如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写道:生命由于缺乏绝对的意义,变得没有依凭与支撑,甚至不如随风飞舞的羽毛那样有确定的方向。 其实,做一个成功人士的确是不容易的。由于成功人士地位特殊,他们往往缺乏许多安全的朋友。和西方的成功人士不同是,中国的成功者由于“圣人情结”,也不愿意找专业的心理医生。一位国企公司的经理曾经和我说,当遇到烦心的事情,常常会出现“无处话悲凉”的囧地。长期的高强度的工作和精神压抑往往让焦虑和抑郁时常会伴随着他们。文学家常笑谈道:抑郁是一种贵族的气质。他们患抑郁症因为种种原因往往不能及时就医,因此延误了治疗。而抑郁症是自杀率最高的疾病。据统计,在中国仅有5%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治。成功者人群治疗情况也不乐观的。因为长期的抑郁会带给成功者应付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困难,也会造成他们无尽的痛苦。病情恶化,甚至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 当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入到成功人群中时,我们也能看到成功背后的艰难和辛酸,也能理解位居高处的孤独和寒冷。成功人士是我们社会的精英,他们为社会创造了许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注。从社会来说,我们应该给予成功人士更加宽容的人文氛围,让他们消除看心理医生的种种顾虑;从成功人士来说,也应该积极处理负性情绪,维护心理健康,避免悲剧的上演。 周朝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心理咨询师对你说46
下一篇:强迫症专题讲座74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