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精神康复系列讲座(一)

发布时间:2016-05-03

精神康复,是康复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经常听说周围的什么人躯体上得了什么病,比如脑梗后肢体瘫痪,目前正在进行康复训练,为了恢复行走功能等;而精神康复则是通过生物、社会、心理的各种方法,使由于精神残疾(如精神分裂症)所导致的社会功能缺损得以恢复,称之为精神康复。如此说来应该精神康复很重要,可是目前我们许多病人,甚至包括专业医生在内都重在对疾病的药物治疗,忽视了康复治疗,病人急性期过后,出院后就是简单的配药治疗,没有一种很好的康复理念,对病人没有进行社会评估,没有康复师对病人进行系统计划训练,这样的话使得许多病人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在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精神康复,病人在社区里得到医治,康复师或医生定期去随访,比如无锡精神卫生中心就采取了这样的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故从这期起,我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什么是精神康复。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施行精神康复,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它包括各方面的内容,具体做法是:   1)作出康复诊断:首先要对病人的功能缺损作出康复诊断,应特别注意,康复诊断不在于诊断病人患了哪种精神病,而是诊断病人已有的功能缺损。如某病人为学生,但得病后学习成绩急速下降,她的康复诊断就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某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会整理自己的床铺”,某病人出院后“不会自己主动吃药”、“不会主动和别人聊天”等。   2)确立康复目标:根据病情及病人实际社会功能缺损的情况,康复诊断,以及家庭、社会对病人的角色要求,为病人确定切合实际的康复目标。如某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为家庭主妇,能较好的料理家务、照看孩子及按时上班的丈夫做饭,病后这些家庭角色职能发生障碍(妻子、母亲的角色职能不能完成)。其丈夫要求:“只要能在家照看孩子,或者把孩子送托儿所,只要为我下班做熟饭即可。”根据康复诊断及家庭要求,该患者的康复目标就是:照看孩子和为丈夫做饭。 3)制定周密康复计划:根据康复诊断和康复目标,指定周密的康复计划,如由康复师讲述照看孩子的方法,使用模拟的玩具娃娃进行模拟及教给病人如何用钱,如何上街购物、买菜,怎样洗菜、炒菜、做饭等。康复计划的实施最好是在家庭、社会等要求达到康复目标的环境中进行。 4)康复治疗的评定:康复计划按时完成后,应由康复师或精神科医师评定康复实施的实际效果。已达到了康复目标要求者,为康复效果良好。结束此计划后,可再找出病人另一个社会功能缺损表现(康复诊断),并制定下一个康复目标和康复计划,这样周而复始,直至病人的社会功能全部恢复。 储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心理咨询师对你说43
下一篇:强迫症专题讲座71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