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据统计,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约为3%。因为抑郁症常常带来严重的不良事件,所以抑郁症的防治受到大家的关注。国外的成功模式来看,抑郁症的急性期是在专科医院进行治疗,目的在于迅速控制病情,缓解抑郁情绪。住院的时间大概是二个月左右。出院后,抑郁症患者将回归到社区和家庭,而治疗仍然继续进行,这包括维持药物治疗,定期的心理治疗和社会功能的康复训练等等。由于抑郁症是一种复发性的疾病,家人对其病情观察也是十分关键的。所以对于有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来说,抑郁症的家庭护理则显得尤为重要。 抑郁症患者的家人在家庭护理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 抑郁症患者的家人通过学习或和临床心理医师探讨的方式了解抑郁症的疾病知识。包括抑郁症的疾病表现、治疗方案以及生活应该注意的地方。抑郁症病人饮食睡眠差,保证患者有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对于一些病情轻的人,可鼓励其参加愉快轻松的活动,培养生活情趣,如看书报、电视,听音乐,种花养鸟等,以缓解病情。家属应多与病人接触交谈、给予鼓励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疏导其消极情绪;对其病态言行,家属要耐心加以解释说服,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2. 抑郁症患者的家人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抑郁症自杀率很高,家庭护理的重点就是要防范自杀行为的发生。这就要求患者的家属必须熟悉本病的临床特征。另外需注意的是抑郁症状往往晨重夜轻,故自杀行为多发生于清晨;其次,要了解哪些病人容易发生自杀,一般在疾病的发作期,由于情绪低落,悲观消极易发生;当然,处于恢复期的病人,由于害怕别人歧视,绝望也会出现自杀行为。所以家人一定要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安全管理,比如收好危险物品(药物、刀具、农药、绳索等等)。 3. 抑郁症患者的家人需要督促服药,定期就诊。抑郁症患者经常需要长期维持用药,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绝对不能自行停药或对药量随意删减。抑郁症患者需要定期到心理医师进行心理治疗,这样有助于患者改善负性的认知结构,了解正确的疾病知识和合理情绪管理的策略。要密切注意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当患者出现一些口干、便秘等副反应时,应及时做好解释工作,鼓励其多饮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进行运动。 在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下,70%左右的抑郁症患者会得到显著的好转。而抑郁症患者预后与家人的支持和护理有密切关系。了解以上知识不仅对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有帮助,同样也可让我们更好的进行抑郁症防治。如发现自己或亲友有抑郁症倾向,应及时的给予干预,并咨询心理医生,将抑郁症对患者及家人的危害降到最低。 周朝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