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强迫症专题讲座46

发布时间:2016-05-03

把爱写在合理的行动上 姜女士,30岁,是一个两岁女孩的妈妈。她和先生恋爱四年,四年中流产两次。婚后很长一段时间不孕,好不容易怀上并生下健康的女儿。两年来,姜女士仔细的照料着孩子,她记了好几本孩子的成长日记,日记记录的非常详细,包括孩子一天的饮水量都精确到毫升。因为照顾好孩子,姜女士辞去了工作,不和朋友往来。姜女士说,她之所以来医院看病,是因为自己觉得压力太大了。她总是会出现一些可恶的念头,这些坏的念头都和孩子健康有关,但是孩子平时并没有什么疾病,但是因为头脑念头经常的出现,所以她很是担心孩子,觉得自己做的仍不够周到。她不断的要求自己更加仔细的照顾自己的孩子,不能出任何的意外,比如洗涮孩子的奶瓶需要洗涮十几遍。事情越来越多了,姜女士的时间越来越不够用,她就不断地压缩自己的娱乐、睡眠时间,即使如此,每当夜晚躺在床上仍然会觉得许多事情没有做。姜女士的做法也得不到丈夫的理解,与丈夫的关系也不像以前那样融洽了。 首先,对于姜女士的做法有两点是要肯定的。一是,姜女士的孩子是来之不易的,做妈妈的一定会更加珍贵上天赐予的“礼物”;二是,姜女士如此不辞劳苦的照顾女儿也表达了她对家庭的责任和对女儿的爱。但是,我们也需要探讨的是姜女士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合理和有效呢。比如,一个健康孩子的每天饮水量是不是需要精确到毫升,洗涮孩子的奶瓶是不是需要洗涮十几遍。普通来说,孩子的每天饮水量用杯子计量就可以的,洗涮奶瓶一般的妈妈也不会超过三遍。对孩子来说,多洗涮十遍奶瓶不见得对健康有什么特别的益处。所以,姜女士的许多做法是多余或者是徒劳的,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无效的劳动上显然是一种浪费。姜女士渐渐地在医生的分析中能够意识到行为的问题,知道自己之所以如此痛苦,是患了强迫症。治疗强迫症是她解除内心痛苦、和谐家庭关系、提高社会功能的正确途径。 其实,许多人也会犯姜女士的错误。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无条件的、无求回报的,是人间最伟大的爱。所以,在这种爱的驱使下,父母往往会对孩子特别的呵护和照顾。但是问题在于,我们的行为是真正合理吗,我们的孩子真正需要吗?姜女士一些不合理的行为是出于自己不合理的担心和焦虑,所以并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反而增添了内心的痛苦。平时,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母亲不断地对孩子唠叨,反而没有让孩子爱上学习,倒是造成母子关系紧张。我经常会对一些来访者说,要把爱写在合理的行动上。我们不能把爱放在自己的情绪中不去表达,也不能用不合理的行为表达内心的爱。行为的合理在于行为能不能收到效果,有没有达到目的。强迫症的治疗也就是不断的减少不合理的行为,增加合理的行为。 周朝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心理保健之四季篇
下一篇:老年心理系列讲座(37)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