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是适者生存的社会,是高效率、快节奏、充满竞争与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人们怎样保持心理平衡,使心理处于健康而良好的状态,就显得非常必要了。那么,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一、对自己不过分苛求 人应该有抱负,但有些人的抱负不切实际,非能力所及、欲求不得,便会认为自己倒运而终日忧郁;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对自己的要求近乎吹毛求疵,结果,受害者还是自己。为了消除挫折感,则应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 二、不要强加于人 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假如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大失所望,其实,每个人都有他的思想、优点和缺点,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这是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 三、偶然亦要屈服,暂时逃避 一个做大事的人,处事要从大处看。因此,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在小处,有时亦不必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在生活受到挫折时,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如运动、睡眠或看电视等,待到心情平静时,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 四、找人倾诉烦恼 把所有的忧郁埋藏在心底里,只会加剧自己的苦恼,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告诉给你的知己朋友,心情会顿感舒畅。 五、为别人做些事 助人为乐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可使自已忘却烦恼,并且可以确定自己的存在价值;而不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这叫做“落井下石”,损人不利己。 六、经常对人表示善意 对人表示善意时经常被排斥,是因为人家对我们有戒心。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己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树“敌人”。心情自然变得平静。 如果做到上边的六条,许多事情再看看就真的觉的很平衡了,上帝是公平的,给你痛苦的同时会有个惊喜等着你哦。 储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