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心理咨询师对你说16

发布时间:2016-05-03

人之初——          谈婴儿期的心理特点 婴儿期是指个体0~3岁的时期,这个年龄段心理发展的特点主要是: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重大;感知觉迅速发展,且在许多方面接近成熟水平;言语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性依恋的发展是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 首先,我们来看看对于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发展——动作发展。早期的动作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如早期的动作发展过于迟缓,可以预示以后智力发展上的障碍。婴儿期的主要动作发展包括:手的抓握的动作发展;独立行走。婴儿期的主要动作发展得好不好,在某种程度上对促进和延缓其心理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应在早期注重对婴儿主要动作的训练。 其次,我们来看看对婴儿心理发展具有很重要意义的发展——感知觉发展。传统的观点认为,新生儿是“软弱无能”的、“消极被动”的个体。后来人们发现,新生儿、婴儿具有惊人的感觉能力。婴儿早期能辨别新旧不同的刺激;能把注意力转向新事物;能区别不同的刺激物,具对某种图形产生偏爱。婴儿的视觉、听觉、肤觉、味觉、嗅觉、空间知觉(形状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时间知觉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再次,我们来看看婴儿的言语发展。研究表明,1岁半到2岁半是婴儿获得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时期。一般来说,1岁到1岁半能使用不完整句,如单词句、双词句和电报句;1岁半到2岁的句法结构多属完整的简单句和一定程度的复杂句。3岁儿童基本上使用完整句,他们的词汇量能达到1000左右,并且他所掌握的词汇的内涵和外延的质量也不断提高。 最后,我们来看看婴儿社会性依恋的发展。依恋是婴儿最初的社会性情结,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一种积极的情感联系。婴儿的依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最初对一切人都不加区别地进行反应;接着对母亲有偏爱,对熟悉人和陌生人有不同反应;最后对母亲产生特别的依恋。 此外,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有一定的发展。一般1岁以内尚无自我意识,1岁末自我意识开始萌芽。1~3岁开始把自己当作主体来认识,突出表现就是用“我”来称呼自己,这一变化是其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       董晓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老年心理系列讲座(33)
下一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解答2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