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使学生和家长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有深入的了解,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本栏目从中小学生的认知、情绪、行为、人格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知识解答,以引导中小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什么是归因? 小明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忽上忽下,考好的时候他觉得是因为他自己很聪明,因此会飘飘然一阵子,而考差的时候他就认为是题目太难导致他没有考好,难过一下子也就过去了。 归因就是找行为原因,是个人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心理过程。归因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心理需要,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本身经验归纳出来的行为原因与其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在成败归因中,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成功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确定,失败外归因,则能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保护自我价值。因此小明这样归因在心理学上还是很有意义的。 王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