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关注公务员的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16-05-03

前段时间,浙江高院副院长童兆洪自缢身亡事件引发社会关注。9月26日,浙江法院网发布信息通报时间,并公布童兆洪下的遗书。童兆洪在遗书中称:“我得抑郁症数月,实在不堪忍受,难受至极,失去信心,特别是不能工作了。”我们不知道,他生前是否去心理机构检查得出专业的诊断,是否有心理医生告诉他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疾病,是否他经过药物和心理上的系统治疗。 当我们羡慕公务员这一个稳定而有权力的群体的时候,当许多年轻人做出许多努力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选拔想要成为公务员的时候,我们会想到这个职业压力和艰辛吗?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经由媒体公开报道的全国各地就有13名官员非正常死亡,其中大部分为自杀。而今年截至目前,加上童兆洪已经有8名不同级别的官员自杀身亡。“现在的官越来越不好当了,别看人前风光无限,但背后的苦衷没多少人知道”。当官怕,当官苦,在这个“官本位”意识依然浓厚的社会,想不到官员们却也有这么多苦衷。 公务员群体的心理健康已经引起心理学界的关注。《人民论坛》杂志曾对全国各地100多名官员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发现,80%以上的官员、特别是基层官员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不平衡”、“心理疲劳”及“压抑”心理。64.65%的受调查者认为,官员的压力源主要来自“官场潜规则对个人政治前途的压力”。有学者认为公务员身心健康的问题,可能有以下原因:其一,官场工作的压力大,群体内的竞争有时候相当激烈;其二,中央高压反腐产生了巨大的震慑力,网络时代产生了较大的舆论压力;其三,从个体官员的角度看,个人的情感、家庭也有可能带来各类压力。 笔者还认为,许多公务员由于人际压力过大会造成心理亚健康状态,但是由于工作繁忙或者不重视心理健康,不能及时的去看心理医生,造成一部分公务员出现极端的事件。在中国,我们的传统观念往往将官员定位于圣人的形象,所以一些公务员看心理医生遇到更多的病耻感,觉得到精神病院就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他们的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反而演化成更严重的心理障碍。在西方国家,在每一个人经常去社区的心理机构基础上几乎所有的高级官员都有私人的心理顾问,定期的去做心理评估,维护良好的心理状态。 实际上,在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会受到人际间的压力,境遇的不安和内心的焦虑,所以每一个人都需要心理层面的帮助。这就是心理机构走进社区的意义,也是文明社会的体现。公务员群体是社会特殊群体,他们具有社会赋予的公共权力,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作为社会属性的人,他们也需要心理的干预来获得内心的和谐。只有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体现高度的工作效率,才能为人民作出更好的服务。(周朝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老人要慎用安眠药
下一篇:强迫症专题讲座33——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