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睡眠知识专题12

发布时间:2016-05-03

睡觉磨牙是不是病啊? ——磨牙症 磨牙症是指人在睡眠或醒着时出现无意识的上下牙齿彼此磨动或紧咬的行为。由于牙齿磨动时常伴有“咯吱咯吱”的声音,通常也叫“咬牙”。又因它多发生在夜间睡眠时,又叫“夜磨牙”。   人在6岁至13岁都处于换牙期,为适应上下牙齿磨合都会有磨牙现象。但是,过了换牙期的青少年和成人若常有磨牙的现象发生那就是一种病态。 磨牙症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包括精神性、情绪性、牙源性、系统性、职业性、自发性等多种因素。(1)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紧张能使闭颌肌张力增加,尤其是焦虑者,试图通过磨牙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忧郁感,这类病人上下颌牙齿接触时间长,而且次数频繁。口腔是有强烈情感反应的器官,有些人选择磨牙的口腔习惯,以满足受到阻挠的意欲和愿望。另外心理受挫折也引起紧咬和磨牙。(2)中枢系统控制失调。 磨牙症是一种不自主的下意识动作,是失去高级中枢调节控制的一种反应。人在入睡后,由于大脑皮质活动受到控制,下意识的闭颌反射增加,肌肉张力和收缩的节律性均发生明显改变,出现紧咬型和磨牙型的活动;苏醒后,磨牙得到控制。(3)牙颌因素。 磨牙症与牙颌因素有密切关系,牙颌升高,或有牙颌干扰时,就会不自主地磨牙以消除高点,临床上通过牙颌恢复、正畸、调牙颌等方法去除咬合干扰后能消除或减轻磨牙症。另外牙颌的类型、牙齿的位置、牙齿的松动、下颌运动型、牙型和修复等,在磨牙症的发病中也起重要作用。(4)其他因素。 除上述因素外,还有遗传因素、营养缺乏、维生素和钙缺乏、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血压改变、睡眠姿势等均与磨牙症的发生有关。睡眠中侧卧位和腹卧位睡眠姿势容易产生磨牙症。 如何避免磨牙症呢?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调节:(1)消除一切生活不良习惯,保持心情舒畅及身心健康;(2)注意口腔卫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3)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如有寄生虫者应服驱虫药。必要的时候,可以向心理医生求助。 孙金荣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强迫症专题讲座32——
下一篇:老年心理系列讲座(29)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