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睡眠知识专题11

发布时间:2016-05-03

他为何要睡到中午才能醒呢? ——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 王乐乐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可是却有个奇怪的睡觉习惯,有时他晚上很难入睡,直到清晨。可一但睡着,很难醒来,例如常常从凌晨4点睡至中午12点,就影响了上学,想早点睡,可怎么也睡不着……。他可能是患了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 睡眠时相延迟(DSPS)或提前综合征(ASPS)是指在24小时昼夜周期中,患者的主睡眠时间段出现后移或提前。这些患者虽有明显的入睡困难或早睡早醒,但一旦入睡,其睡眠的质和量均无明显改变。这是一种慢性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患者的主要表现是不能按照社会环境的要求入睡和起床,入睡晚和起床晚或入睡早、起床早是其主要临床特征。 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早睡早醒。 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是以难以控制的、长期的早睡和早醒为临床特征。患者主诉在傍晚不能保持清醒,或凌晨早醒,或两者皆有。与其他睡眠维持障碍不同,本病是经过正常长度的良好睡眠后才出现早醒。在清醒期间患者没有严重的情绪紊乱,没有思睡感,也不影响白天上学或工作。然而在傍晚,总需要比社会传统时间早得多的时间进行睡眠,而使得傍晚活动减少。典型的患者在晚6点到8点之间(一般不超过9点)即入睡,在凌晨l点到3点之间(一般不迟于5点)醒来。尽管患者尽最大努力把睡眠往后推迟,但患者的睡眠开始和醒来时间仍然照旧。 (2)影响社交。 由于患者必须要提早睡觉而不能参加傍晚的活动,会给个人的社交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试图把睡眠开始时间延长到比平时晚可导致在社交聚会中睡着,如在傍晚驾车时出现瞌睡或睡着,后果将更加严重。中晚班工作者难以在傍晚和凌晨保持清醒。早醒症状可导致长期睡眠剥夺和白天思睡或打盹。本症病程不详。 患了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怎么办呢?可以试试下面的办法: (1)时间疗法。 施行步骤如下:连续2周左右,每晚依次将患者的入睡时间推迟3小时,在最后的1、2个晚上仅推迟1 小时。在达到能在正常入睡时间入睡目标后,维持此入睡时间。时间疗法是治疗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的最有效方法,对于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此法同样有效,只是向相反方向进行。 (2)光疗。 清晨使用亮光,傍晚避免亮光,可产生时相提前,这样的治疗对于DSPS患者应该有效。对时相提前综合征患者应该在傍晚进行光疗,以使患者的睡眠期出现延迟。 (3)褪黑素治疗。 许多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褪黑素对于睡眠位相延迟综合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孙金荣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心理咨询师对你说⑨
下一篇:老年心理系列讲座(28)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