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中的沟通模式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自尊是消除交流中的误解与难题的关键因素,高自尊的人有能力以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好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要求,而自尊很低或受到威胁时,个体会倾向于减少利用平时可能选择的资源。 萨提亚描述了当人的自尊受到威胁时个体所采取的五种交流方式。(1)讨好型。总是同意、迁就、讨好他人。他会试着为别人做事和为别人活着的方式来觉得自己有用。一种教条的说法就是:“对我而言,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确保别人满意,只有这样我自己才能感到满意!”,因为这种方式自尊源于他人,所以他总是害怕妨碍他人、招人讨厌、被拒绝或被抛弃。所以,引申的含义就是,每一件要为自己做的事就会被体验为没有意义的。(2)责备型:挑剔、责备他人。这种人有种处于重压之下并且不能被别人理解的感觉,常常认为自己遭到攻击并被打败。所以他认为攻击是最好的防御,“我发现其他人不想让我做到最好,我只能亲自做每一件事情,并为此而奋斗。”他很难信任他人,在他眼中,他人只是一种威胁。(3)超理智型:保持距离、过分冷酷、没有情绪卷入。这种运用理智化的人制造了一种远远优于其他人的印象,常源于个体对情感的巨大恐惧和掌控事物的需要。可能的解释是:“别人必须明白我的观点,我要合理的解释它们,感情是不起任何作用的!”(4)打岔型:注意分散、看起来与任何事都无关。这种人因为感到不能保护自己的自尊而尽快转移主题,通常是基于渴望接触的同时又对接触有某种巨大的恐惧。(5)一致型。这是理想的健康交流方式,表里如一,真诚友善,合理地反应并保持着高自尊。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每种交流方式都有其特定的姿势、手势和表情、相应的感觉以及特定的遣词,这些交流方式不是人格特点,也不是人的“天性”,而是在某种特定情形下用以保护自己的、不稳定的交流方式,它们会发展出某些特别的力量和品质,没有哪种交流方式是完全消极的,它们都包含着值得关注和开发的资源。(叶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