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睡眠知识专题⑧

发布时间:2016-05-03

警惕自己永远听不见的喧闹杀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英文简称SAS)是以睡眠中呼吸反复停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据估计,我国目前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约有3000万~5000万!60岁以上的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有20%~40%。全球每天有3000人死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正吞噬着我们的睡眠,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呼吸系统的疾病,指睡眠期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和通气减少,呼吸暂停时出现持续的气流停止,但膈肌与胸廓运动仍然存在。在睡眠中患者咽壁反复塌陷,引起上呼吸道阻塞,这一过程导致通气停止(呼吸暂停)或者通气明显受阻(呼吸不足),每夜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常见的停顿可达10~40秒钟,可导致夜间氧气吸入不足,从而使我们的身体缺氧。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分为阻塞性、中枢性和混合性3种:①阻塞性:指口、鼻无气流,但胸腹式呼吸运动仍然存在;②中枢性:指口、鼻无气流,胸腹式呼吸运动也不存在;③混合性:指在一次呼吸暂停过程中,开始时出现中枢性呼吸暂停,继之出现阻塞性呼吸暂停。临床上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最常见。广义的睡眠呼吸暂停分类中还包括皮克威克综合征(表现为白天过度嗜睡、低氧血症、肺动脉高压、红细胞增多症和肺心病)和重叠综合征(表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睡眠呼吸暂停合并存在)。 不是所有打鼾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打鼾多数情况下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人群中每8个人就有1个人睡觉时打鼾。如:近期身体过度疲劳或夜晚过量饮酒、大量吸烟后,特别是在仰卧位睡眠时容易发生一过性轻度的睡眠打鼾。人在睡觉时,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全身肌肉都放松了,下颌及咽喉部的肌肉紧张度自然也降低,咽部软腭、悬雍垂、舌根等处的软组织在呼吸气流的推动下,发生颤动而产生的一种有规律性的声音就是打鼾,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而对青壮年人来说除了肌肉松弛外,巨舌症、颈部畸形、扁桃体肥大、慢性鼻炎、鼻息肉、鼻咽部的肿瘤等均可能是引起打鼾的原因。这类打鼾会影响同卧室睡眠的其他人,自己的睡眠质量一般不受影响,对身体健康没有损害, 也不需要治疗,我们称之为习惯性单纯打鼾。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类人如不注意保健, 就有可能发展成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此类患者,睡眠时鼾声如雷,时断时续、有起有伏、超过60分贝,并常常出现睡眠中呼吸停止,憋气等现象。此类病人不仅遭到旁人的抱怨, 人们躲而远之,而且自我感觉每日困乏, 晨起口干、头痛,体重不断增加, 夜尿增多等, 并逐渐出现身体其他方面的问题。呼吸暂停对身体健康有严重的危害, 是一种具有潜在致死性的疾患,应该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孙金荣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相亲节目热播背后的深思
下一篇:家庭治疗漫谈(2)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