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是一种状态,或者说在适当的环境下,通过给予一定的暗示使某个人的知觉、记忆或情绪发生改变。当受试者同意接受催眠术后,要求其全身放松,并让其将注意力集中在某特定物体上或集中听催眠者的声音,可诱导出典型的催眠。被催眠的能力存在于受试者中,而不是在催眠者中。催眠是有关人对一些暗示变得具有高度反应的一种过程,而不是就行为本身来定义的。虽然在感知或记忆中的变化对被催眠者来说是极为真实的,受试者对周围的事件可能漠然置之,显然不知道它们的存在,但这些事件在神经系统的神经生理学中会记录下来,并对受试者产生影响。 催眠是由暗示所诱导的睡眠样状态,被催眠者双目闭合,全身肌肉松弛,甚至有时还有轻微的鼾声,但他的意识并未丧失。被催眠者与催眠师之间保持着一定的“感应关系”,其行为受催眠师的暗示所支配,但对催眠师之外的刺激反应就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例如即使被针刺到流血,可能仍然没有痛的感觉。被催眠者对在催眠状态中所发生的一切,事后可全部遗忘。由于各种条件的不同,催眠性抑制的脑区、范围、深度和强度均可不同,相应的被催眠者具体表现也有所不同。 从多导睡眠图的结果来看,这种表面上的类似就显得更像是一种假象,因为催眠时的睡眠图特点既不同于NREM 睡眠,也不同于有梦的REM睡眠,而是比较接近于觉醒状态。 王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