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像一团乱麻 小陈今年35岁,某师范大学文学系毕业,六月前是一家公司的业务经理。六月前他读了我们强迫症的系列文章后来找我看病,他给我看了他写的一首诗《我的生活像一团乱麻》。他说这首诗是他十多年患强迫症的真实写照。诗文如下: 我的生活像一团乱麻 事业、家庭、爱情、朋友 一件事也不顺心 理想与现实 之间 差距很大 我肩负着压力 压力是一只会紧缩的麻线 越是努力 别人对你的期望越高 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越高 线紧绷身体的感觉越来越重 乱麻束缚着我的身体 纠缠着我的心灵 我不能摆脱它 因为它是我性格的 一个部分 与生俱来 我的生活像一团乱麻 我理不清 事业、家庭、爱情、朋友 哪一个才是起始的线头 我不敢割断任何连线 那可能带来更大的灾难 我在麻线中 挣扎 一年又一年 像一个蚕茧 虽然痛苦 但也不敢出来 也许有一天 失去事业 失去家庭 失去爱情 失去朋友 我将去哪里生存 小陈明白自己性格上的缺陷,过于要求完美,对事情有过分的控制欲。当时,小陈的公司遭遇金融危机,业务下滑。作为公司的业务经理,他压力很大。加上结婚后夫妻关系不好,面临着离婚的危机。由于为人苛刻,公司的人际关系差,没有要好的朋友。生活就像一锅烂粥,小陈不知道如何改变。从他的文字和言语中流露出轻生的想法,他说他是抱着“寻救命稻草”来医院治疗的。 人都有爱与被爱两种基本需求。如果它们不能得到满足,人就会产生焦虑、怨恨、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反应,并可能产生逃避现实、不负责任的欲望。因此,心理治疗的目标在于减少来访者不负责任与自我毁灭的意向。使来访者在生活中区分“成功的认同”与“失败的认同”,增加对前者的体验,减少对后者的体验,这样才能充分满足个人爱与被爱的需求,感受到个人的价值。小陈认同心理治疗的理念,同意坚持每周两次来做治疗。 小陈在心理治疗中很快意识到自己性格的缺陷导致自己一些荒谬的思维和行为,这些行为让自己和亲人、朋友痛苦,不能忍受。这些是小陈充分认识到自我在现实中的存在和感受,应该主动承担责任,积极接受治疗与改善生活。随着治疗深入,小陈知道强迫症的核心是焦虑。许多焦虑都产生于不能正确对待以往生活向当前生活的过渡,以逃避现实的做法来处理个人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压力。面对个人的痛苦、失败经历时,应该更加看到个人的潜能及以往的成功经历,从而认识到生活需要自己不断的建设。我们帮助小陈重新考虑现实、负责的行为,制订一个新的行为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当遇到困难、阻力时,小陈表现出不放弃信念。 三个月后,小陈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夫妻关系得到了好转,也能享受到处朋友的快乐。原来的公司倒闭后,小陈到了新的公司上班了。他说自己身上的麻绳已经解脱了,他拥有有健康的心理去迎接外面的挫折。 (周朝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