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内向孩子的相处之道 内向的孩子表现为好静不好动,他们不善交往、不善言谈、不敢表现、不敢爬高、缺乏自信,但是他们善于观察、善于倾听、好于思考、做事仔细、自制力强。有的家庭父母过度限制孩子的活动,使孩子只能服从,没有表达意愿的机会,造成孩子唯唯诺诺,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父母过分娇宠孩子,事事包办替代,使孩子产生过强的依赖心理;父母过分严厉,孩子整日战战兢兢,不习惯在人多的场合表现自己。 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不必强求一个内向的孩子变得外向,应针对他们的性格特点实施相应的教育策略。 1、建议父母跟这类性格的孩子坚持每隔两三天安排半小时到一小时作为“温馨时光”,或者一周至少保证一次。这段时间一定是以孩子为主角的,在这个“温馨时光”里孩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父母应避免批判、批评、指责,并且以后也绝对不拿这个时间里的话来说事,要保证是绝对的温馨时光。坚持这样做,会让他们有一个极其安全的心理港湾。 2、建议放慢下指令速度且不要同时下达多个指令。大人们太忙了,总是急匆匆地下指令,用我们大人的节奏去要求孩子,于是大人、孩子经常不在一个“频道”里,这也是亲子之间发生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这类性格的小孩,更要“蹲”下来,仔细地询问一番,然后再适时地下指令。还需注意的是,指令要分开下达,不要一次下多个指令,多个指令会让这类孩子无所适从,一旦他们感觉完成这些任务太难了,放弃或者逃避往往会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 3、教这类性格的孩子做事时,一定要手把手地教。这类性格的孩子一般不太愿意“动”,他们动手的速度要比其他的孩子稍微慢一些,能力稍微弱一点。而且通常这类性格的孩子是天生的好脾气,他们做什么事情给你的感觉都是漫不经心的。因此,父母就要手把手教他们到底该如何做,一定得让他们找到那份“动”的感觉。 4、要保护孩子的说话兴趣,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如何与这类性格的孩子沟通确实是一件难事,你要琢磨他们,他们不喜形于色,你很难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所以,“温馨时光”的建立对于他们尤为重要。另外,家长要利用走亲访友、集体活动、外出游玩等机会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把孩子逐步推向多种社会圈,使孩子在交流活动中逐步喜欢交往,继而变被动交往为主动交往。 5、不要说孩子磨蹭。这类性格的人一生当中听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磨蹭”。这两个字让他们经常受到伤害。如果你有一个这类性格的孩子,就请在你的字典里把“磨蹭”两个字删除吧。父母可以用这样的话来代替“磨蹭”,如:“小宝,再快一些可以吗?妈妈在等你”,“妈妈知道你一定还可以再快一些的,小宝已经比以前快很多了,真好!” 董晓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