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是扬州市学校开放日,受学校邀请去向家长解释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如何矫正处理。很多家长谈到孩子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做作业时东张西望,一会儿诉口干要喝水,一会儿又说肚子饿了要先吃点儿,一会儿要找个东西,事情不断。等到给他玩游戏的时候,眼睛都不眨一下盯着屏幕看,肚子不饿也不要喝水,喊他吃饭也不理睬。即便不是玩游戏,注意力也比学习好多了。谈到这里几位母亲都非常气愤,说如果孩子把玩耍时的精神有一半用到学习上,就不知道成绩要提高多少呢!现在大人为孩子的将来着急,而他自己一点也不在意,实在是令人生气,难免摇头叹息。听家长说,以往也和孩子定过好好学习的“合同”,可惜计划书写了不少,但是根本不能实行。其实,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时候,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才能事半功倍。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对游戏活动、体育锻炼等充满兴趣那是正常的,对学习感到平淡无奇或因长时间学习而疲劳也是正常的。我们不妨这样做:一是学习要做到劳逸结合,大脑紧张了一段时间就要让它松弛一下,这样学习不容易情绪疲劳,学习能够持久;二是要注意把学习这个平淡的过程和感兴趣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一段紧张的学习过后,必定伴随短暂的愉快活动,把本来毫不相干的两件事,人为地挂起勾来,时间久了就会让孩子在学习时有愉快感,这就是心理学原理叫做“条件反射”。在这种状态下,良好学习习惯才有望形成。当然,初定计划要切合实际,比孩子的现在状态稍高一点就可以了,切忌高标准、严要求的“合同”,往往是一纸空文。 顾小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