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病根之强求(1) 这里讨论的强求是指人们对事物完美特性的过度追求。比如一个人要求自己没有缺点,身体没有毛病,没有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感,希望自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在对他人与社会方面,要求别人绝对公平公正,没有私心,要求社会没有缺陷,没有弊端。 追求完美是人类的天性,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发展和进步,追求与理想本身均是无可厚非的,俗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正常的追求与病理性强求的区别就在于能否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可能性,想当总统本身没有错,但是要接受当上总统的机率也相当渺茫。 对于高三的学生,有人能欣然接受学校老师分析的结论:“我班每年都能考上十几个,只要你成绩在前十名,考上大学还是有很希望的。”但也有人成绩不理想,却偏偏要求自己非考上大学不可,甚至于想“考不上就跳楼!”,这种不面对现实的要求就是典型的强求。恋爱与婚姻中也有同样的例子,人人都希望找到最理想的对象,大多人能认识理想的梦中情人出现的机会不大,随遇而安,适得其乐。强求者却执意要找一个理想伴侣,但是十分理想的实在是太难了,花掉的是青春岁月,不知不觉走入“大龄行列”。 一个人的愉快与欲望的高低成反比,与满足欲望的条件成反比,欲望低者自然容易快乐,俗话说“知足常乐”。在同样的欲望下,条件越好者越可能满足。面对现实,人们一定时期的欲望往往已经存在,并且对满足欲望的条件往往是客观的,还有没有其他对快乐的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还有对满足欲望可能性的判断及对结果接纳的态度,而且它们是主观可为的,但强求者往往欲望过高,不能意识到对满足欲望的条件的限制,对满足欲望可能性的判断失真,对结果抱着死不接纳的态度等等,因此,强求者在实际生活中总给自己设置达不到的目标,不能接受哪怕是百分之几失败的可能,注定要扰乱自己的心态,终究与烦恼为伍。 (叶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