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心理医生谈病根(三)

发布时间:2016-05-03

心理病根之压抑(1) 个体内部心理因素对精神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压抑、强求与自卑。让我们先从压抑说起,压抑是指人们自己对内心情感或欲望有意无意地抑制与克服。这个定义描述了三层意思,第一,压抑是指自我压抑,不是他人或社会对个体的直接压制。第二,压抑可以是有意的,自己意识到并自觉自愿的,如面临重大考试的学生在考前对自己“玩游戏”的欲望加以有意的控制;遵纪守法的人对自己贪财、好色等欲望自觉地控制。第三,压抑可以是无意的,自发自然的,从小受到父母严厉管制的孩子不敢对父母表示不满;地震中的母亲完全不顾自身的安危,用身体去护卫怀里的孩子等。 社会心理学认为压抑是个体成长的必需,是社会文明的基础。因为任何人在社会中必须对自身的欲望有所控制,如果完全我行我素、随心所欲,社会就要乱了套。其实,就拿个体来说,个体的众多欲望本身也会有冲突,有的甚或是自相矛盾,要想满足一些欲望就要对另一些欲望进行压抑。是否学会了压抑是人成长与成熟的重要标志,人刚出生,不会压抑,我们用哭闹来表达需要和不满,渐渐长大后,知道了不是所有的欲望都能得到满足,懂得了讨好家长,知道许多时候压抑一时的欲望而看父母的脸色行事,好吃的分给爹妈一点(压抑了一人独占的欲望),因为爹妈高兴了就会给自己买更多好吃的;大人发脾气时,暂时克制自己的需要,懂得此时提要求大都得不到满足,往往等到大人情绪好转时再提要求。进一步的发展,人的一些高级欲望逐渐形成,讨父母的喜欢,讨他人的夸奖,此时获得他人好评本身已成为个体的一种需要,为讨他人好评会自发自然地压抑自己一些低级欲望满足,并不需要进入意识层面进行具体的比较和权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压抑的过程,就是个体成长与成熟的过程。 压抑另外也是心理病理的根源。许多心理疾病均和压抑有关,一般来讲,压抑是为了满足高级的欲望或长远的需要,总体上对个人是有益处的,但是,如果压抑过度,则会适得其反,不仅不利于个体的成长反而会有害,甚至于会产生心理病理。 (叶青)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吃亏是 “福”
下一篇:扬州市心理卫生中心案例集(二)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