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姑娘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是由于2年前曾因患抑郁症住过院,因此一直不敢相亲,生怕婚会影响自己的病情。社会上还有部分人认为结婚能“冲喜”,能使病情缓解,因而匆忙结婚,结果喜剧变悲剧。那么精神病人究竟能否结婚,何时结婚为好呢?国内外专家认为,结婚对大多数病人是有好处的。成年精神病患者当其病态已消失、精神状态已稳定,如果还不组成家庭仍依赖父母,就会产生一种“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在社会上也会受到无形的压力。一旦他们建立了家庭,就有一种和社会其他人一样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的状态。 婚后的生活和原来与父母生活不一样了,社会生活的范围扩大了,并参加了工作或劳动,家庭生活和家庭对病人的热情支持,只要安排得当,对锻炼病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病人社会功能的恢复都是有益的。如果患者爱人对患者是同情的,婚后能周到照顾其服药,督促其治疗,这样可使病人减少病情波动和复发,甚至不复发。 但是,病人婚后也存在着对身体不利的因素。婚后怀孕,产褥期及哺乳期病人生活和身体变化很大,对此病人家属要密切注意病人,减少病人的情绪变化,避免病情波动、复发。这些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结婚对大部分精神病人是件好事。但结婚必须在病态完全消失或精神状态稳定后进行。有专家认为最好在病人康复后数月至2年,也有人认为应更长一些。患难婚前应将自己的病情告诉对方,使对方有心理准备。用“冲喜”的方式来治疗精神病,往往会适得其反,贻误治疗,加重病情。因此精神病人能否结婚,应到省扬州五台山医院相关科室咨询一下。 洪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