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一位戴着眼镜,仪表端庄的中年女患者进入我的诊室。她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我耐心地询问,来访者才讲述了她的“怪毛病”:反复检查门锁,总担心柜子没有锁上。 王女士是市区某公司的现金会计,平时不善言谈,但工作却一丝不苟。每天都有数万现金从她手中进出,从未出过差错。两年前,由于隔壁办公室门被撬,钱物失窃,事后王某脑子里经常想到“保险柜里有那么多钱,万一被偷怎么办”。因此每天下班前都要将保险柜、办公室的门锁反复查几遍,才放心。有一次她看到电视上报道有人抢银行的消息后,心情更紧张,对门锁的检查次数更多,有时下班走到楼下还觉得好像门没有锁好,又立即跑到五楼办公室。谁知刚骑上自行车,又想到保险柜可能没锁好,再次返回检查。如此折腾了三、四趟。回到家已累得浑身是汗,心身疲惫不堪。患者为此感到很痛苦,曾在几家综合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求心理医生想方设法治好她的“怪毛病”。 听完王女士痛苦的叙述,心理医生在进行相关检查以后,指出这是一种强迫性神经症,与患者病前的强迫性人格有一定关系。这种人格以不完善感、不安全感、不确定感,这“三不”为特征,具体表现为事无巨细,苟求完美,敏感多疑,忧豫不决和忧柔寡断。当具有这种性格的人遭受心理应激后易造成长期紧张,就会导致强迫性症状。该病还与遗传因素、脑器质性损伤及其它心理因素有关。 后在心理分析的基础上,医生用森田疗法和药物治疗,王女士的“怪毛病”逐渐消失。半年后随访,她又和以前一样在财会岗位上舒心地工作,并掌握了财会电算化技术。 张宝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