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任劳任怨,放弃休假,把汗水和奉献挥洒在护理岗位上;她们,勇挑重担、砥砺前行,把困难和危险总留给自己……她们是谁?她们是守护人间、救死扶伤的“天使”,她们是慷慨大方、有求必应的“勇士”,她们是呵护生命,手留余香的“铿锵玫瑰”。
江苏省五台山医院神经内科护理团队是一个经过磨合的高效团队,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团队,是一个自强不息努力向上的团队。她们通过科学的管理、娴熟的专业技能、主动的服务意识、有效的沟通协调成为了五台山医院的优秀护理团队。
2021年的8月,丹桂飘香,本是静坐临风、听花开花落看云卷云舒的大好时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扬州这座城市的宁静。疫情是一场没有演练的“全天候”“全领域”的战斗,科学研究、物资调配、疾病防控、人员管理各方面工作相互牵涉,给神经内科护理团队的姐妹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谋划在前,运筹帷幄,科学分配,积极为民服务。疫情爆发后,护士长徐建丽因为需要居家办公,不能够进入临床一线去管理病房,但她离岗不放岗,积极传达院领导有关防控指示和精神,根据防控要求及时上报并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并指导科室按照要求进行防控常态化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又毅然地参与到社区防控工作中,成为一名志愿者,协助社区核酸检测登记、测温、站岗分发物资,帮助小区老人订购生活物品。她还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小区的网格微信群里给大家讲解新冠肺炎的日常防护措施,对焦虑恐慌的邻居进行心理疏导。
驻守病房,工作有序,关怀备至,守护全科战士。许劼是神经内科护理组的高年资护士,疫情期间科室仅剩五人值守,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许劼既要负责协助病房管理,又要承担病区顶班的任务,不仅如此,作为病区老大姐,她还负责留守护理人员的生活起居,对年轻护士关怀备至。虽然上高三的儿子面临高考的紧张,但她毅然地配合医院工作驻守在病区到疫情结束。住在护士值班室的她没有下班的概念,常常加班到深夜,身体不适时,输液治疗后又投入工作,一人多岗,一班多时。当被问起连续上班的感受时,她坚定地说:“比起在外支援一线的核酸采样人员,这都不算什么。她们比我们更辛苦。”
我是党员我先上,抗疫一线冲在前。病区责任组长许艳即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疫情爆发后,医院招募支援市区核酸检测人员,作为党员的她舍小家顾大家第一时间毅然请缨,战场在哪里党旗就飘在哪里,上检测台时她总是冲在最前面,坚持上台时间也总是最久,当她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当汗水湿透衣襟,体力透支到极限时,看到胸前闪闪的党徽,看到阳光下耀眼的党旗,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是党员,我先上。
学习表率,争做先进,全科协作共同抗疫。在领导和老同志们的感召和带领下,神经内科护理团队的姐妹们拧成一股绳,她们对照院部要求,齐心协力、共同抗疫,严格落实病区疫情防控和院内感控制度,不麻痹,不懈怠,精神高度集中于常态化防控管理。疫情期间,工作微信群里,回复最多的就是“护士长,我愿意”、“护士长,我可以”、“护士长,我来上”......年轻护士张学珍、高云、陈尧积极请缨加入了核酸采样队。护士冯静的先生也是本院的一名护理工作者,疫情爆发后她先生也被外派参加核酸检测,而作为两岁孩子的妈妈本应守护和陪伴在女儿身边,但她却配合医院闭环管理,毅然的住在医院全心全意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并在疫情期间递交了入党申请,她说,我先生的爷爷是老红军,老党员,他爸爸也是一名党员,我自从嫁给他之后,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看到我身边的党员同志们遇到困难,遇到危险总是冲在最前面,也改变了我的人生价值观,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更加的深刻,我也想跟他们一样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冯静同年的卢婷因为工伤脚踝骨折内固定已经近两年了,需行内固定摘取手术,她的管床医生已经崔了她很多次,但因为科室人员紧缺,她一拖再拖,毅然舍弃小我,坚持奋斗在值班一线。
无论是前方身着铠甲的大白还是后方头戴燕尾帽的天使,脱下战袍,她们也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女。但在党、国家和人民需要之时,她们都放下年幼的孩子,离开亲密的爱人,告别老迈的父母,以疫情防控大局为重,以生命健康为优先,舍小家,护大家,义无反顾担起疫情防控这神圣的责任和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她们与时间争锋,与病毒斗争,用爱与坚守撑起了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那片天,用实际行动树立了“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五台山医院神经内科护理团队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