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早在500多年前明代诗人钱鹤滩在其著名的《明日歌》中就已经给我们描述了拖延症。然而在今天,拖延症依然是我们这个大时代的时髦病。 你是否曾经信誓旦旦要强身健体,办了张健身卡却一个月去不了两次?你是否有过总是把任务一拖再拖,给自己找了很多很多理由,直到最后期限临近才加班加点甚至熬夜才能勉强完成?如果有,那么恭喜你,你是一位拖延症患者了。 拖拉的人常常会为自己找出种种理由。比如“我更想明天做这件事”,或者“有压力我才能做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拖拉者的一个典型的误区是时间压力会让他们更有创造力,其实这只是他们的感觉而已,他们是在挥霍时间。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克服拖延呢? 首先,事情一点一点的做。有些任务,乍一看,感觉是无法实现的,或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于是就导致我们竟然就什么都没做。我们千万不要因为某些工作或压力而气馁,这很重要。我们处理它们的方法应该是逐渐启动,就像小孩学走路时最初的那一小步,采用一种倒金字塔的方法,我们很快就能发现事情正在实际的开始有雏形了。 其次,转换思维,变“必须做”为“想要做”。如果有什么事情是我们感觉是“必须”要做的,那么我们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消极抵触的情绪,这将会导致一些严重的拖延问题,且大部分发生在工作问题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将“必须做”的思想倾向转变成“想要做”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在将要做的任务中寻找任何值得高兴的方面,哪怕是一点点,然后就一直想它,然后再去做那些不高兴的任务。这种方法可以骗过我们的心智,让我们觉得想要去做它,而不是必须做。 第三,给自己定时。我发现很多人拖拉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时间,所以就可以把事情推托到下一小时,一天,甚至是一周。此时我们应该走的办公桌前,拿起闹钟,设定在认为我应该能完成工作的时间。要确保不能留太多的余地,这将有助于激发自己去完成工作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 第四,消除所有干扰。就是关掉聊天工具,电视,不要收email,断掉任何网络,关掉音乐,以及任何细小的干扰,任何能影响我们注意力的事情。我们最好消除任何可能导致我们突然终止工作的干扰因素。 心理科 周宏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