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医生门诊日记(三十一)抗抑郁药物的治疗策略及时间
发布时间:2016-05-03
上一篇文章我们曾经谈到:对于抑郁症治疗的成功除正确诊断,合理选择药物外,疗程和剂量至关紧要。常见的错误在于对抑郁症的复发和自杀危险性认识不够,因此常常剂量低、疗程短。
抑郁症为一种高复发性疾病,目前倡导全程治疗。
抑郁的全程治疗分为:急性治疗、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三期。
1、急性期治疗
以控制症状为目标,应使用足够剂量至症状消失,达到临床痊愈。治疗时,一般药物治疗2~4周开始起效。如果患者用药治疗6~8周无效,改用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可能有效。
2、巩固期治疗
避免病情反复为目标的继续治疗期;症状消失后至完全康复,约需4~9个月,如未完全恢复,病情易反复。在此期间患者病情不稳,复燃风险较大。
3、维持期治疗
防止复发为目标的预防性治疗期,后两期不易截然分开,常统称为维持治疗。
1) 抑郁症为高复发性疾病,单次发作的抑郁症,50%~85%会有第2次发作,长期随访发现,症状完全缓解者复发率为13%,部分缓解复发率为34%,因此常需维持治疗以防止复发。
2) 维持治疗结束后,病情稳定,可缓慢减药直至终止治疗,但应密切监测复发的早期征象,一旦发现有复发的早期征象,迅速恢复原治疗。
3) 有关维持治疗的时间意见不一。WHO推荐仅发作一次(单次发作),症状轻,间歇期长(≥5年)者。一般可不维持治疗。多数意见认为首次抑郁发作维持治疗为6~8个月。而具有下列情况者需较长时间的维持治疗:①3次或3次以上抑郁发作者;②既往2次发作,如首次发作年龄小于20岁;3年内出现两次严重发作或1年内频繁发作两次和有阳性家族史者。维持时间长短、剂量需视发作次数、严重程度而定。
4) Goodwin和Jamison建议对于青少年发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病情严重、自杀风险大、并有遗传家族史的患者,应考虑维持治疗。维持的时间尚未有充分研究,一般倾向至少2~3年,多次复发者主张长期维持治疗。
5) 有资料表明,以急性期治疗剂量作为维持治疗的剂量,能更有效防止复发。
6)新一代抗抑郁药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服用简便,为维持治疗提供了方便。如需终止维持治疗,应缓慢(数周)减量,以便观察有无复发迹象,亦可减少撤药综合征。
最后衷心的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健康幸福!
杨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