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副作用 前面我们介绍了精神科常用药物的常见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多是急性、可逆、可处理的。但也会有一些重性、不可逆、比较棘手的,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恶性综合征。多由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大剂量或混合使用所导致。主要的症状表现为意识障碍、肌肉强直、高热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来势凶猛,如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好,可能会直接导致导致死亡。 2、5-羟色胺综合征。常见于用量过高或合并MAOI(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的使用过程中。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多汗,同时伴有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谵妄、肌震挛、不安、敌意、攻击等情绪改变。严重者可导致高热昏迷致死。 3、迟发性运动障碍。多见于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几年后,在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在治疗的几个月后伴发。主要表现为共济的、刻板重复的、不随意的运动为特征(简单的说典型表现就是肌肉的颤动),其严重程度不定,睡眠时消失,情绪激动时加重。在老年人中口部运动最具特征,而在年轻患者中肢体运动较为常见。 4、认知功能损害。精神分裂症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本身会产生大量认知功能的损害,这一点已经被众多的研究所认识并得到大家的一致的认可。但在治疗的过程中,某些药物如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认知功能的损害。认知功能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等方面的损伤。 以上介绍了几个比较少见但却重要的、处理棘手的问题。它们都有一个共性:不能在良好的医疗控制下进行,有的是大剂量使用,有的是不在医生的监督下。所以,在复诊时如果患者长期不能被医生观察,或自行在外购药自已胡乱增减,或同时服用所谓的“中药(成份不明)”将可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极有可能发生上述的不良事件! 这才是我要说的药物的最大的“副作用”! 最后衷心的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健康幸福! 杨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