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寓言是一位10岁的女孩讲给我听得,寓言的题目是《新编乌鸦喝水的故事》。一只乌鸦口渴了,看到一个瓶子,里面有水。他想喝水可是喝不到,因为瓶子里的水水位很浅。他就飞到江边叼来了石头扔到瓶子里,但是水位还是不够高,他仍然喝不着水。他就继续到江边叼来石头往里放,来来回回数十趟。最后水面终于上升到了可以喝到水的高度,于是乌鸦喝到了水。小女孩问我这只乌鸦聪明吗?《乌鸦喝水》的故事小时候就听过了,所以我不假思索的回答道,乌鸦很聪明。小女孩又问我这只乌鸦勤劳吗?我接着回答道,乌鸦很勤劳。小女孩笑了。我知道上了当,便要求她再说一遍,仔细的听。 这则寓言很是有趣。咋一听,觉得乌鸦既聪明又勤劳。聪明在于他想到了喝瓶子里水的办法,勤劳在于他不辞辛劳的叼石头。但是仔细一想,乌鸦喝到了瓶子里的水,却忘记了身边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江水。只要飞一次到江边便可饮水止渴,却费尽脑筋,精力耗竭。这只乌鸦实际上是一只“自作聪明”的笨乌鸦。我很喜欢这则寓言,有时便拿出来和我的来访者一起分享。 一位强迫症患者对自己生活有着很高的要求。从小他得到了肥皂沫有毒的教育,所以他很在乎肥皂沫。成人以后他阅读了许多资料,对肥皂和肥皂沫经过较多的研究,他更加会列举资料的内容对肥皂沫有毒的观点做出种种证明。洗澡时对肥皂沫格外重视,如果发现身上有一点肥皂沫会来回的冲洗,也避免肥皂沫的“毒性反应”。洗澡后会小心翼翼经过公共区域,如果不小心被别人身上飞溅的洗澡水碰到,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重新的洗一遍。所以,他喜欢在固定的一家浴室洗澡,结束时仔细规划行走的线路。每次洗澡的时间需要两三个小时。他乐此不疲,对自己的“聪明才智”感觉很好。 他是妻子要求他来看病的,因为妻子不能容忍其迂腐的性格和刻板的行为。他是一名公务员,在工作上不求上进,家务事也不做,更不会参加锻炼身体的活动,每日仅仅关注的是洗手和洗澡。我问他洗手为了什么,他说为了健康;我问他健康为了什么,他说为了更好地生活。难么生活唯一的目标就是洗手吗?换句话说,洗手可以解决一切的健康问题和生活问题吗?他沉默了。他渐渐的知道了每天“乐此不疲”实际上只是一件“很简单”的小事,对自己“聪明才智”的评价仅仅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感受。如果能把洗手的思考用于工作之中,能把洗澡的时间节省下来陪同家人难道不是更有意义吗。为了一种错误的理念,而放弃对健康的平衡,失去对工作的追求,减少对生活的热爱是许多强迫症患者存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