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独生子女的不良个性应如何教育 在我国,最普遍的家庭结构便是一家三口人,爸爸妈妈和一个孩子。由于一个家庭中只有一个宝宝,宝宝自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于是,父母对孩子常常有着太多的宠爱,而迷失了教育问题。媒体上一会儿是“多表扬少批评”,一会儿是“成功是成功之母”,还提倡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这样一来,更有一些家长不知该如何对待自己的那个宝贝孩子了。孩子的教育往往是不少家庭最头疼的问题。 分析儿童的个性,一般说来独生子女常有5种不良个性类型。独霸型:独霸型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儿童的个性倔犟,自我意识强烈而顽固,不喜欢和同伴分享快乐,喜欢单独活动不合群。在群体中经常称王称霸,事事以我为中心,不达目的不肯罢休。贪占型:贪占型的不良个性品质是指儿童对物品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只要他认为某种东西好,就想要获得或占有。在幼儿期这类儿童经常会抢夺或偷拿其他儿童的东西。在小学或中学阶段,如果这种占有物品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的话就有可能发展为偷盗行为。依赖型:依赖的不良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幼儿由于从小受到过度娇惯而未形成独立生活的能力,从而表现为对父母的依附性特强。在幼儿园里,这类孩子表现为自立性较差,生活自理能力差,娇气较足,生活上追求奢华,有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怯懦型:不良个性主要是指孩子因从小受到的心理压抑和限制过重,而形成的一种胆小怕事的畸形心理品质。造成这种不良个性的原因主要是粗暴或恐吓式的家庭教育方法所致。逆反型:不良个性主要是指幼儿的性格表现出与成人有强烈的敌对或抵触情绪。这类孩子对成人不信任感特强,特别是当他们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对抗情绪或行为。 如何对付独生子女的这些不良个性?对独生子女的不良个性的教育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状况,对不同个性品质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家长参考。1.要抓住教育时机,及时教育。因儿童时期的品德和个性的可塑性都比较大,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发现孩子有了不良个性表现时,都要及时给予教育和矫正,不可放任不管。2. 要尊重和信任孩子,要惩诫和鼓励并行。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要注意在人格上一定要尊重和信任幼儿,这是矫正幼儿独霸和逆反个性的重要方法。当幼儿有了不良表现时,要因势利导,不要强制,也不能辱骂和体罚。批评幼儿时要允许其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辩解,要多采取说服教育方式。3. 要建立规范幼儿行为的规章制度,强化训练幼儿的个性品行。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 4. 统一各方面的教育要求,使幼儿在不同环境中都能受到良好个性品质的规范性教育和训练。统一教育要求,既要统一学校内部的教育要求,也要统一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要求,还要统一来自三个方面的教育要求。 董晓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