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力量 在日常诊疗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患者问及强迫症是否遗传的问题,这个问题最为关心的是患强迫症孩子的父母以及将为父母的强迫症患者。这个问题十分的难回答,因为近十年来强迫症遗传学的研究取得许多的进展,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一定要复习许许多多的文献资料。而且要通过几百字的文章清晰的回答这个问题就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了。 早在60年前,有关的学者就对强迫症家庭进行研究。总的来说,这些研究数据表明,强迫症是家族聚集性的,也就是说强迫症患者的家族中有可能有着更多的患者。一份报告说,71%的临床儿童强迫症患者有一位父亲或母亲患有强迫症或存在强迫症的症状。在儿童和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的家庭中,这种家族聚集性会更为明显的。虽然成年人强迫症的亲属患强迫症概率大约是一般人群的2倍,而青少年强迫症的亲属患强迫症概率是一般人群的10倍。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双生子研究。他们得出结论认为,儿童强迫症遗传的影响范围为45%~65%,成年人强迫症遗传的影响范围为27%~47%。强迫症双生子研究证实遗传因素是和环境因素一样重要的。 仅仅知道强迫症是家族聚集性是不够的,研究者需要对强迫症相关的遗传基因给予定位分析。在过去的十年有超过60个候选基因的研究报告。不幸的是,许多强迫症候选基因研究已发表,虽然都没有得到最终的证实。目前的研究倾向性认为,强迫症是一类多基因遗传病,有多个易感性基因,各有相对温和的影响。正是因为强迫症的多个易感性基因和环境因素促进了疾病的病因学复杂。在种族之间,遗传基因也有不同。有的基因在欧洲白人存在的与疾病的阳性关联,而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并不能找到这样的关联。所以,要想最终知道强迫症遗传学的奥秘还需要研究者做更多的努力。 需要和患强迫症孩子的父母以及将为父母的强迫症患者去强调的问题是,在强迫症的研究中证实,遗传因素是和环境因素一样重要的。即使儿童强迫症,只要后天及时治疗也是可以治愈的。所以,强迫症并不是“顽症”,作为患者和患者的父母不要特别的担心。但是从后天的教育来看,让幼年的孩子得到充分的安全、充分的温暖,让家庭环境多一些和谐、少一些矛盾,让成年的孩子获得健康、成熟的性格,也是避免强迫症的有效方法。而且,将给孩子怎样的基因,父母是无法控制的;而将给孩子怎样的环境,父母也许可以做得更好。国外有一个“文化遗传论”的学派认为,父母的言行举止同样会给孩子带来很深的影响,这同样的具有遗传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