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透析病人的心理问题 各种肾脏疾病引起肾功能衰竭,最后往往需要血液透析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挽救了无数生命,由于肾脏疾病的严重性要到达血液透析的地步,因而往往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表现如下。 1. 心理表现 1)矛盾心理 表现为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矛盾,生存和死亡时病人面对的生死抉择,选择治疗意味着生存,意味着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放弃治疗意味着死亡。2)人格解体 由于透析的长期性和持久性,使人们对人工肾产生依赖,人们往往感到自己是一个支离破碎的机体,有的人认为自已已经人工化,自已只是属于机器的一个部分。3)抑郁焦虑 抑郁焦虑是肾透析病人最常见的心理反应,肾透析病人的自杀率较非透析病人的5-20倍,如果用心理量表来评定病人的表现,那肾透析病人抑郁评分有时和精神病人相似,抑郁产生的原因除了和严重的躯体疾病的严重性有关外还同稳定家庭的丧失、经济收入的下降、开支的增加、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人们对自己的态度发生明显改变等因素有关,这时病人表现为自暴自弃、不遵守医嘱、生活规律打乱,有的病人拒绝进一步透析治疗,严重时产生自杀行为。 2. 肾透析的心理适应过程 肾透析的病人在透析时产生上述心理问题,但在透析过程中逐渐产生适应,表现如下。1)第一期 由于严重的肾功能损害,病人处于严重的中毒状态,表现为疲劳、淡漠、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抑郁焦虑,这是由于尿毒症时各种代谢障碍引起。2)第二期 病人经过第一次透析后,持续1-3周,此时,血压尿素氮下降,电解质紊乱逐渐改善而达到生理平衡,这时病人淡漠减轻,精神不振现象改善,有时呈轻度欣快的感觉,但病人渐渐地认为这种改变是由于肾透析引起,此期就结束,这时可以产生严重的烦躁焦虑情绪。3)第三期 在透析的三周到三月发生,这时 病人对肾透析迷恋消失,往往表现得焦虑,产生对透析机和医生的依赖,往往由于透析产生的副反应,又会使病人产生负性心理,还对病人产生性功能方面的障碍。 上述不良心理往往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只有我们积极面对,妥善处理,才能避免负性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 冼易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