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篇 寒冬腊月,冰雪覆盖,当我们不断地添衣加帽御寒取暖时,是否意识到冬季对我们的心理所造成的影响,面对这些影响又该如何做好相应的心理保健呢? 冬季对我们的心理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阴气盛极,易耗气伤阳 冬季乃四季中阴气最盛之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若思虑过度、过汗过劳、或房事不节,极易伤阳耗气,使人愈发畏寒怕冷,虚弱无力,精神不振,导致倦卧、被动、消极感;(二)昼短夜长,易致抑郁发作 冬季的白昼四季中最短,日照的长度及强度最小。医学研究证明,光线经由人体内的松果体直接影响人脑部,直接影响人的情绪。松果体“光照不足”,褪黑色素分泌就会增多,极易诱发抑郁发作或使原有的抑郁症状加重;(三)严寒天气,易致心脑血管等疾病 冬季气候寒冷,是心脑血管病变的高发季节,而心脑血管病变之后又会容易引起多种精神障碍,临床以抑郁发作较多见。 针对冬季造成的心理影响,应当做好相应的心理保健措施:(一)放松心态,养精蓄锐 忙碌一年的人们应在冬季让身心得以休息、放松,回味一年的得失,畅想来年的美好,养精蓄锐,以使心神安宁,情志舒畅,胸怀开阔;(二)避寒就温,养肾护精 冬季养神顺应“闭藏”之特点,避寒就温,敛阳护阴,促进阴阳平衡,使精神得养而不虚乱。生活中一则注意添衣保暖,适量运动,预防心脑血管等躯体疾病的发生。尤其应多晒太阳,阳光可使人心胸开朗,精神振作,有利于减少抑郁症的发生,古人称赞阳光为“和气生肌肤”;二则房事有节。冬季对应五脏为“肾”,其病理特点为阴阳均易亏虚。房劳过度,则耗精伤肾,使肾之阴阳俱损,性机能明显下降,全身虚弱,精神倦怠;(三)适时进补,起作规律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进补滋阴壮阳之品,如牛羊肉、狗肉、胡桃肉、芝麻等,使阳气旺,精神振;在起作休息方面,古人有“早卧晚起,必待阳光”,即早睡晚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冬令节气相顺应,使机体内外协调一致;(四)早观察、早发现,早预防 对于冬季造成的心理影响,在生活中应予以及时的察觉和发现,必要时应寻求专业人员的心理援助及治疗,以便尽早得以恢复。 孙志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