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强迫症专题讲座40

发布时间:2016-05-03

两种焦虑 焦虑是一种让人烦躁不安的负性情绪,强迫症患者经常会遇到两种焦虑。第一种焦虑是心理层面的焦虑,有称为非现实焦虑。比如为了是否反复洗手、是否反复锁门而烦恼。这种焦虑多与现实没有帮助,或者称为对现实无意义。我们很难说如此反复洗手会保护身体健康,我们也很难说如此反复锁门会增加安全保障,就连病人自己对以上两个问题也很难作出回答,只不过心中的焦虑感促使他们一遍一遍做重复性的行为。这一类的焦虑是一种病态性质的焦虑,是神经症患者(包括强迫症)特有的焦虑。第二种焦虑是现实层面的焦虑,这种焦虑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比如学生考试前的焦虑,工作不顺利时候的焦虑以及恋爱失败的焦虑等等。这些焦虑都有现实性的特点,都有事实有关联,所以当事态改变以后,这种焦虑感也随之下降了。比如学生考试结束,工作有了转机以及恋爱有了新的归属等等,人们不会停留在旧的焦虑之中。这种焦虑在强迫症患者中也常常出现。因为强迫症患者常常伴有不良的性格基础,这样的性格使他们对人际关系、社会适应容易产生障碍。 这两种焦虑既相互独立,在强迫症患者中又有很大的联系。一位青年女性的患者,多年找不到工作很是烦恼,整日担心自己会不会伤害父母。在治疗中,我们鼓励患者调整对工作的期望值,先参加一些简单的社会劳动,在劳动中调整对自己和社会的认知。随着患者在工作中能力得到了锻炼,自信心得到恢复,强迫症的病情也有了很大的好转。一位中年男性的患者,病程十多年了,每天检查水电、煤气几十遍仍不放心。多年偏执的个性让他几乎和所有的人都合不来。在治疗中我们从家庭关系入手,帮助他处理好与妻子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进而延伸到与朋友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随着人际关系的改善,患者感受到人际间的信任感和幸福感,病情也得到了显著进步。后一种焦虑如果很大,也会是强迫症病情加重;前一种焦虑明显,也会让患者更加的不适应社会、人际关系恶化。有许多患者就一直处于这两种焦虑恶性循环之中不能自拔。 由此看出,这种焦虑产生的原因和对应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心理治疗学常用的技术是,你可以控制的需要努力改善,你不可以控制的学会随其自然。前一种焦虑是在疾病初期不可以控制的,而且也是无意义的,所以对待强迫思维最好的方法是顺其自然,做你应该去做的事情。后一种焦虑与现实有关,你可以通过改善自己的认知、提高自己的能力来对应。换句话说,对于后一种焦虑我们可以去学会控制。在现实中遇到的障碍,你如果不能正面对待,而只是一味的逃避,或者躲进家中,时间长了,你不仅会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会失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力。这样以来,患者生活质量更加的下降,治疗也会陷入到一个困难的僵局。在对强迫症患者治疗中,我们常常提到治愈的概念。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症状的缓解,而且更应该做的是推动患者整体性的提高,从而恢复社会角色,更好的适应社会。这一点,需要患者和医生一起做更多的努力。 周朝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家庭治疗漫谈(11)
下一篇:家庭治疗漫谈(10)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